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新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30页
   ·引言第13页
   ·荧光分子探针第13-16页
     ·荧光产生的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荧光分子探针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·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第14-16页
   ·荧光分子探针的识别机理第16-21页
     ·光诱导电子转移(PET)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分子内电荷转移(ICT)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荧光能量共振转移(FRET)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(ESIPT)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激基缔/复合物(excimer/exciplex)第20页
     ·刚性效应第20-21页
   ·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第21-29页
     ·识别Fe~(3+)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识别Hg~(2+)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识别Cu~(2+)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识别pH的荧光分子探针第26-29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9-30页
第二章 N-乙基咔唑类的Fe~(3+)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30-3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1页
   ·Fe~(3+)荧光探针NETA的合成及表征第31-34页
     ·N-乙基咔唑的合成第31-32页
     ·3-溴-N-乙基咔唑的合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5-(N-乙基咔唑-3)2噻吩基醛(NETA)的合成第33-34页
   ·储备液的配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NETA储备液的配制第34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储备液的配制第34-35页
   ·光谱性能测试第35页
     ·探针NETA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第35页
     ·探针NETA的选择性识别第35页
     ·探针NETA的荧光强度与Fe~(3+)浓度关系第35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探针NETA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性能研究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探针NETA对Fe~(3+)的选择性能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Fe~(3+)对探针NETA荧光光谱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探针NETA与Fe~(3+)的作用机理研究第3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 罗丹明B类的Hg~(2+)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39-5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3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9-40页
   ·Hg~(2+)荧光探针HRBH的合成及表征第40-42页
     ·罗丹明B酰肼的合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探针对羟基苯甲醛罗丹明B腙(HRBH)的合成第41-42页
   ·储备液的配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·HRBH储备液的配制第42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储备液的配制第42-43页
   ·光谱性能测试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的选择性识别第43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的抗干扰性第43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与Hg~(2+)的荧光响应时间第43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与Hg~(2+)的络合比第43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荧光强度与Hg~(2+)浓度关系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荧光强度与pH的关系第4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对Hg~(2+)的选择性能研究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对Hg~(2+)的抗干扰性能研究第45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与Hg~(2+)的荧光响应时间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与Hg~(2+)的络合比研究第46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Hg~(2+)对探针HRBH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·pH对探针HRBH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探针HRBH与Hg~(2+)识别机理的推测第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50页
第四章 罗丹明B类的Cu~(2+)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对比研究第50-6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50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·Cu~(2+)荧光探针CPMRH和CMRH的合成及表征第51-56页
     ·荧光探针CPMRH的合成第51-53页
     ·荧光探针CMRH的合成路线第53-56页
   ·储备液的配制第56页
     ·CPMRH储备液的配制第56页
     ·CMRH储备液的配制第56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储备液的配制第56页
   ·光谱性能测试第56-59页
     ·探针的选择性识别第56页
     ·探针的抗干扰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探针与Cu~(2+)的荧光响应时间第57页
     ·探针与Cu~(2+)的络合比第57-58页
     ·探针荧光强度与Cu~(2+)浓度关系第58页
     ·探针荧光强度与pH的关系第58-5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59-67页
     ·探针CPMRH和CMRH对Cu~(2+)的选择性研究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探针CPMRH和CMRH对Cu~(2+)的抗干扰性能研究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探针CPMRH和CMRH与Cu~(2+)的荧光响应时间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探针CPMRH和CMRH与Cu~(2+)的络合比研究第62-63页
     ·不同浓度的Cu~(2+)对探针CPMRH和CMRH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  ·pH对探针CPMRH和CMRH荧光光谱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探针CPMRH和CMRH与Cu~(2+)的识别机理的推测第66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五章 罗丹明B类的pH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68-81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9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69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69页
   ·pH荧光探针PRAM的合成及表征第69-72页
     ·罗丹明B酰肼的合成第69页
     ·Mrh的合成第69-70页
     ·PRAM的合成第70-72页
   ·储备液的配制第72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储备液的配制第72页
     ·金属离子储备液的配制第72页
   ·细胞实验第72-73页
     ·细胞培养第72页
     ·细胞成像第72-73页
   ·光谱性能测试第73-74页
     ·pH对探针PRAM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73页
     ·pH对探针PRAM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3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对H+的选择性第73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对H+的抗干扰性第73-74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与H+的荧光响应时间第74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与H+作用的可逆性第7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74-79页
     ·pH对探针PRAM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 ·pH对探针PRAM荧光光谱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对H+的选择性研究第76-77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对H+的抗干扰性研究第77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与H+的荧光响应时间第77-78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与H+作用的可逆性研究第78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与H+的络合机理的推测第78-79页
     ·探针PRAM的生物细胞荧光成像实验第7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81-82页
   ·结论第81页
   ·展望与建议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94页
致谢第94-95页
作者简历第95页

论文共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4,8-双取代苯并二噻吩的噻吩衍生物及其光电性能研究
下一篇:杂芳基脒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