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DI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--以山东省三大区域为例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·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FDI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理论分析 | 第18-24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FDI的涵义 | 第18页 |
·山东三大区域界定 | 第18-19页 |
·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| 第19页 |
·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FDI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| 第21-23页 |
·资本积累效应 | 第21-22页 |
·工资效应 | 第22页 |
·就业效应 | 第22-23页 |
·技术溢出效应 | 第23页 |
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山东FDI现状与区域差异分析 | 第24-39页 |
·山东FDI投资现状 | 第24-28页 |
·流存量规模 | 第24-25页 |
·产业分布 | 第25-26页 |
·投资方式 | 第26-28页 |
·山东FDI分布特性 | 第28-33页 |
·规模分布 | 第28-31页 |
·人均FDI分布 | 第31-33页 |
·区域差异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三大区域基本经济特性 | 第33-34页 |
·三大区域差异测度分析 | 第34-38页 |
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FDI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 | 第39-52页 |
·FDI流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程度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模型与数据说明 | 第39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39-41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41页 |
·误差修正模型 | 第41-42页 |
·FDI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程度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模型和变量说明 | 第42-43页 |
·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面板数据变量说明 | 第45-46页 |
·FDI与山东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检验 | 第46-48页 |
·FDI流存量对三大区域经济影响差异因素分析 | 第48-51页 |
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52-57页 |
·结论 | 第52-53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3-57页 |
·合理规划FDI布局,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| 第53-54页 |
·处理好内外资关系,充分发挥两者优势 | 第54-55页 |
·大力开发中西部人力资源,发挥人才优势 | 第55页 |
·加快引资政策的创新,吸引FDI投资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