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一、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三、文献述评 | 第13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3-14页 |
一、研究思路和文章框架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一、本文的创新点 | 第14页 |
二、不足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财税政策促进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 | 第15-19页 |
第一节 财税政策促进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5页 |
第二节 财税政策促进环境治理的机制 | 第15-18页 |
一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| 第15-17页 |
二、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西北五省环境现状及财税政策的实施状况 | 第19-26页 |
第一节 西北五省环境现状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促进环境治理的财政政策 | 第20-23页 |
一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总体状况 | 第21页 |
二、环境财政支出的具体手段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促进环境治理的税收政策 | 第23-25页 |
一、征收环境类税收 | 第23-24页 |
二、征收排污费 | 第24-25页 |
三、税收优惠 | 第25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财政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面板分析 | 第26-34页 |
第一节 模型构建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27页 |
一、变量选择 | 第27页 |
二、数据来源 | 第27页 |
第三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| 第27-32页 |
一、废水排放量与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| 第28-30页 |
二、二氧化硫排放量与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| 第30-31页 |
三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| 第31-32页 |
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2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五章 税收政策的环境治理效应面板分析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模型构建 | 第34页 |
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34-35页 |
一、变量选择 | 第34-35页 |
二、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第三节 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| 第35-39页 |
一、废水排放量与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| 第35-37页 |
二、二氧化硫排放量与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| 第37-38页 |
三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| 第38-39页 |
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六章 促进西北五省环境治理的建议 | 第41-48页 |
第一节 正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分工,合理匹配财权和事权 | 第41-43页 |
一、划分地方与中央环境治理支出的责任 | 第41-42页 |
二、完善与环保事权匹配的税收利益分配格局 | 第42-43页 |
三、依据西北特殊情况进行财权与事权划分 | 第43页 |
第二节完善财政政策,实现五省联治 | 第43-44页 |
一、扩大环保支出规模,提高支出效率 | 第43-44页 |
二、加大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,协调横向转移支付关系 | 第44页 |
第三节 优化税收政策,试行环境保护新税种 | 第44-46页 |
一、完善现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制度 | 第45-46页 |
二、试行开征环境保护新税种 | 第46页 |
第四节 促进治理环境污染的其他措施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