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研究--以四川省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“命令-控制型”政策保护效果分析 | 第9-10页 |
·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2 研究地点概况及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地区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抽样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3 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研究 | 第16-33页 |
·受调查人群样本特征 | 第16-21页 |
·性别分布 | 第16页 |
·年龄分布 | 第16-17页 |
·民族分布 | 第17页 |
·受访者文化程度分布 | 第17-18页 |
·家庭人口数分布 | 第18页 |
·家庭劳动力数量分布 | 第18-19页 |
·居住地距保护区距离分布 | 第19页 |
·家庭耕地面积分布 | 第19-20页 |
·家庭年收入分布 | 第20-21页 |
·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态度研究 | 第21-27页 |
·样本变量描述 | 第21-23页 |
·样本总体特征 | 第23页 |
·周边居民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总体描述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能源形式的周边居民对野生动物态度的比较 | 第24-27页 |
·影响周边居民对野生动物保护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7-30页 |
·影响周边居民依赖保护区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7页 |
·影响周边居民自由使用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7-28页 |
·影响周边居民禁止动物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8页 |
·影响居民需要参与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8-29页 |
·影响居民禁止人畜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9页 |
·影响居民保护区收入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29-30页 |
·影响居民毁坏庄稼态度的主要因素 | 第30页 |
·讨论 | 第30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收入状况研究 | 第33-43页 |
·样本特征 | 第33-35页 |
·家庭因素特征 | 第33页 |
·各项经济收入情况 | 第33-35页 |
·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各项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各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经济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39页 |
·片口自然保护区各项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各项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7页 |
·王朗自然保护区各项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各项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讨论 | 第39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