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3-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3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相关模型理论 | 第15-20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15-17页 |
·平稳时间序列 | 第15页 |
·单位根检验(unit root test)---ADF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协整(cointegration)检验 | 第16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(Granger Causal Relation Test) | 第16-17页 |
·DEA方法及相关模型 | 第17-20页 |
·DEA方法简介 | 第17页 |
·CCR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CCGSS模型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| 第20-32页 |
·农村信用社的定义 | 第20页 |
·农村信用社(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)的定义 | 第20页 |
·农村信用社的性质特点 | 第20页 |
·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| 第20-23页 |
·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及验证 | 第23-27页 |
·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| 第23-25页 |
·GRANGER因果 | 第25-27页 |
·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 | 第27-28页 |
·农村信用社初步改革后取得的成效 | 第28-29页 |
·农村信用社改革后依旧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农村信用社与城市信用社的描述性对比 | 第32-38页 |
·城市信用社的理论 | 第32-34页 |
·城市信用社的定义 | 第32页 |
·城市信用社的特点 | 第32-33页 |
·城市信用社的发展历程 | 第33-34页 |
·城市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的异同点 | 第34-35页 |
·相同点 | 第34页 |
·差别点 | 第34-35页 |
·湖南省近十年来的农村信用社与城市信用社的发展状况 | 第35-38页 |
·总体存贷情况 | 第35-37页 |
·贷存比情况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与城市信用社DEA模型检验 | 第38-45页 |
·研究方法的选择 | 第38页 |
·变量选择及数据描述 | 第38-40页 |
·实证分析及结果 | 第40-43页 |
·城市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城市信用社改革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验借鉴 | 第44-45页 |
·明确国家政策定位,因地制宜,多种模式发展产权制度 | 第44页 |
·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| 第44页 |
·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政策性建议 | 第45-48页 |
·因地制宜,实行不同模式的产权制度 | 第45-46页 |
·完善稳定法人治理结构,要将“三会”落于实处,切实保证社员的权利和农村信用社的有序发展 | 第46页 |
·建立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 | 第46页 |
·提高员工素质,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 | 第46-47页 |
·国家适当推出支持性政策,保证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序进行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