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理论论文--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--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

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煤矿安全投资决策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主要符号表第11-13页
1 绪论第13-31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28页
     ·安全投资理论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理论研究现状第20-28页
   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9-31页
2 实物期权方法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比较第31-46页
   ·实物期权理论与定价模型第31-41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的概念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的主要特点第34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的类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的主要思想及应用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第38-41页
   ·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及评价第41-43页
     ·静态分析方法及其评价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动态分析方法及其评价第42-43页
   ·实物期权与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比较第43-44页
   ·现有实物期权方法存在的问题第44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6页
3 煤矿安全投资项目价值的形成机理第46-65页
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内涵第46-49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相关概念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特点第47-49页
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期权特性及分类第49-52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期权特性第49-51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期权的分类第51-52页
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影响因素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安全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价值的影响因素第53-54页
   ·实物期权在煤矿安全投资中的应用第54-57页
     ·煤炭安全投资引入实物期权的必要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实物期权的研究内容第55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柔性决策过程第55-57页
   ·基于实物期权的煤矿安全投资项目价值的构成第57-64页
     ·实物期权定价方法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第59-61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价值的构成第61-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4-65页
4 基于三叉树的煤矿安全投资实物期权价值模型第65-75页
   ·离散型煤矿安全投资期权定价模型的选择第65页
   ·模型的假设第65-66页
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三叉树期权模型的构建第66-73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推导第66-68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确立第68-73页
   ·基于三叉树的煤矿安全投资期权价值计算步骤第73-7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4-75页
5 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煤矿安全投资价值模型第75-83页
   ·连续型煤矿安全投资期权定价模型的选择第75页
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模糊实物期权的构建第75-82页
     ·模糊数的基本理论第75-77页
     ·模糊数的基本运算法则第77页
     ·模糊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构建第77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3页
6 煤矿安全投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参数预测第83-99页
   ·连续型定价模型与离散型定价模型的异同第83-84页
     ·相同性第83页
     ·差异性第83-84页
   ·模型参数预测第84-97页
     ·煤矿资产收益率及波动率预测第84-88页
     ·煤炭价格预测第88-94页
  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项目收益率及其收益波动率的估算第94-95页
     ·其他参数的预测第95-97页
   ·煤矿安全投资项目净现值分析第97-9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8-99页
7 实证分析第99-119页
   ·案例分析第99-103页
     ·某煤矿基本情况第99页
     ·某煤矿安全投资改造项目基本情况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某煤矿安全改造方案第101-103页
   ·某煤矿安全投资项目价值分析第103-113页
     ·某煤矿安全投资的净现值第103-108页
     ·离散型模型与连续型模型共同参数的取值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基于三叉树的煤矿安全投资价值分析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基于模糊实物期权的煤矿安全投资价值分析第110-113页
   ·敏感性分析第113-116页
     ·相关参数对煤矿安全投资价值的影响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不确定性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第114-116页
   ·模糊期权法、三叉树法与传统期权方法的比较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三叉树方法与二叉树方法的比较第116页
     ·模糊 B-S 方法与传统 B-S 方法的比较第116-117页
     ·三叉树方法与模糊 B-S 方法的比较第117-1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8-119页
8 结论与展望第119-122页
   ·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1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19-120页
   ·创新点第120-121页
   ·展望第121-122页
致谢第122-123页
附录第123-124页
参考文献第124-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杂环境下煤岩体耦合致裂基础与应用研究
下一篇:核电结构材料裂尖蠕变特征和环境致裂定量预测模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