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混沌和细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新算法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·图像加密的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密码学和图像加密的基本理论 | 第12-20页 |
·密码学理论介绍 | 第12-16页 |
·密码学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·对称密码算法 | 第13-14页 |
·非对称密码算法 | 第14页 |
·密码分析 | 第14-16页 |
·图像加密技术 | 第16-20页 |
·几种常用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16-20页 |
第三章 混沌和细胞自动机的基本理论 | 第20-31页 |
·混沌的基本理论 | 第20-24页 |
·混沌概述 | 第20页 |
·混沌的定义 | 第20-21页 |
·混沌的特征 | 第21-24页 |
·细胞自动机理论 | 第24-31页 |
·细胞自动机的定义 | 第25页 |
·细胞自动机的组成 | 第25-29页 |
·触发细胞自动机 | 第29-30页 |
·可逆细胞自动机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基于耦合混沌和细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31-43页 |
·耦合LOGISTIC混沌系统 | 第31-32页 |
·耦合二维触发细胞自动机 | 第32-33页 |
·加解密算法描述 | 第33-35页 |
·加密步骤 | 第33-35页 |
·解密步骤 | 第35页 |
·仿真实验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混沌序列的性能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加密系统的安全性能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密钥空间分析 | 第39页 |
·密钥敏感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相邻像素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差分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信息熵分析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基于构造混沌和细胞自动机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43-58页 |
·构造三维离散混沌映射 | 第43-45页 |
·相关定理定义 | 第43-44页 |
·三维离散混沌映射及证明 | 第44-45页 |
·混沌伪随机数生成器 | 第45-46页 |
·二维“十”字型细胞自动机和CBC模式 | 第46-49页 |
·二维“十”字型细胞自动机 | 第46-48页 |
·CBC加密模式 | 第48-49页 |
·局部图像位矩阵加密 | 第49页 |
·加解密算法描述 | 第49-51页 |
·加密步骤 | 第49-51页 |
·解密步骤 | 第51页 |
·仿真实验结果 | 第51-53页 |
·混沌伪随机数的性能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加密系统的安全性能分析 | 第54-56页 |
·密钥空间分析 | 第54页 |
·密钥敏感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相邻像素相关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差分分析 | 第56页 |
·信息熵分析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·本文提出的两种算法的比较 | 第57-5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3-64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