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Summary | 第5-9页 |
术语和略语表 | 第9-10页 |
图表列表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36页 |
·绿豆种质资源研究概述 | 第12-19页 |
·绿豆的起源、传播、分类和组成 | 第12-14页 |
·绿豆的生产和分布概况 | 第14-16页 |
·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、利用和保存 | 第16-19页 |
·绿豆分子标记开发策略研究 | 第19-26页 |
·SSR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特性 | 第19-22页 |
·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策略 | 第22-26页 |
·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及抗豆象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| 第26-33页 |
·绿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研究进展 | 第26-27页 |
·绿豆抗豆象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7-33页 |
·问题及对策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·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| 第34页 |
·展望 | 第34-36页 |
第二章 绿豆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| 第36-49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-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6页 |
·引物来源 | 第36-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41页 |
·绿豆 DNA 的提取和浓度检测 | 第38-40页 |
·PCR 扩增体系与程序 | 第40页 |
·扩增产物的检测 | 第40-41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6页 |
·引物结果 | 第41-46页 |
·多态性分析 | 第46页 |
·讨论 | 第46-49页 |
·引物多态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引物通用性分析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绿豆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49-6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9-50页 |
·群体和亲本材料 | 第49页 |
·作图分子标记的来源 | 第49页 |
·遗传标记多态数据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抗虫鉴定方法 | 第50页 |
·DNA 提取、PCR 扩增和电泳分离 | 第50页 |
·PCR 扩增体系与程序 | 第50页 |
·扩增产物的检测 | 第50-51页 |
·数据处理和图谱构建 | 第51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7页 |
·抗虫鉴定结果 | 第51-53页 |
·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| 第53页 |
·标记偏分离现象 | 第53-56页 |
·抗豆象基因 Br1 的精细定位 | 第56-57页 |
·讨论 | 第57-62页 |
·标记的偏分离情况 | 第57页 |
·整合图谱与前人图谱的比较 | 第57-59页 |
·抗豆象基因 Br1 的精细定位 | 第59-62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6-7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7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