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·保护性耕作的概念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·国外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·世界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·保护性耕作的生物学效应 | 第14-18页 |
·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·保护性耕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保护性耕作对作物衰老特性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保护性耕作对作物氮代谢指标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| 第20-3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试验田理化性质 | 第20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取样和测定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2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22-30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株高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茎粗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成熟期夏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籽粒形成特性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讨论与结论 | 第30-33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光合指标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| 第33-3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3页 |
·试验田理化性质 | 第33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33页 |
·取样和测定方法 | 第33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3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讨论与结论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氮代谢指标的影响 | 第38-4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8页 |
·试验田理化性质 | 第38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38页 |
·取样和测定方法 | 第38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3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8-42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中NR活性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中NO3-含量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夏大豆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讨论与结论 | 第42-44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叶片中NR活性的影响 | 第42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 | 第43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叶片中NO3-含量的影响 | 第43页 |
·不同耕作措施对大豆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52页 |
缩略语词汇表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