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外研究小结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9页 |
2 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关系的理论研究 | 第19-28页 |
·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研究 | 第19-23页 |
·区域经济的理论发展 | 第19-21页 |
·区域物流的理论发展 | 第21-22页 |
·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研究 | 第22-23页 |
·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| 第23-25页 |
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 | 第23-24页 |
·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衡量指标 | 第24页 |
·综合评价指标 | 第24-25页 |
·经济及其相关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线性回归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弹性分析 | 第26-28页 |
3 “中三角”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关性分析 | 第28-48页 |
·“中三角”四省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弹性分析 | 第28-40页 |
·原始数据获得 | 第28-31页 |
·“中三角”四省经济总量与货物周转量相关性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四省经济总量与货物周转量弹性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“中三角”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物流能力评价 | 第40-44页 |
·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物流能力评价 | 第40-41页 |
·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物流能力评价 | 第41-42页 |
·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物流能力评价 | 第42页 |
·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物流能力评价 | 第42-43页 |
·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的协调程度 | 第43-44页 |
·弹性分析结果与珠三角、长三角的比较 | 第44-46页 |
·“中三角”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综合经济性比较 | 第46-48页 |
4 “中三角”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性分析 | 第48-66页 |
·回归模型 | 第48-56页 |
·数据指标 | 第48页 |
·回归条件 | 第48-49页 |
·回归模型 | 第49-51页 |
·回归模型检验 | 第51-54页 |
·回归模型解释 | 第54-56页 |
·回归不显著的原因分析及修正 | 第56-63页 |
·异方差诊断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多重共线性问题 | 第58-59页 |
·对多重共线性问题的修正 | 第59-62页 |
·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应用探究 | 第62-63页 |
·“中三角”经济总量与物流总量的拟合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数据分析结果的总体讨论 | 第64-66页 |
5 促进“中三角”区域经济物流协同发展的建议 | 第66-72页 |
·加强各省区域物流发展建设 | 第66-68页 |
·完善物流基础网络建设 | 第66页 |
·建设综合型物流园区 | 第66-67页 |
·促进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 | 第67-68页 |
·加强省际间物流系统的规划建设 | 第68-72页 |
·修建专项通道,促进交通一体化 | 第68页 |
·建设四省共用综合物流中心 | 第68-69页 |
·建立四省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| 第69页 |
·构建城市群物流产业合作机制 | 第69-70页 |
·加强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 | 第70-72页 |
6 结论和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本文创新 | 第73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1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