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英文缩略语 | 第13-14页 |
前言 | 第14-16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6-20页 |
1 人参果的来源 | 第16页 |
2 人参果的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人参果的化学成分 | 第16-17页 |
·人参果的主要药理作用 | 第17-18页 |
3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4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实验研究 | 第20-100页 |
第一章 “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”生产工艺及处方中辅料的研究 | 第20-27页 |
1 “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”生产工艺的研究 | 第20页 |
2 “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”处方中辅料的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“振源口服液”原处方 | 第20-21页 |
·甜味剂 | 第21页 |
·防腐剂 | 第21-22页 |
·其他辅料 | 第22页 |
·乙醇用量 | 第22页 |
3 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处方及制法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4 三批中试及检验数据 | 第23页 |
5 工艺验证试验及检验数据 | 第23-24页 |
6 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 | 第24-25页 |
·木糖醇 | 第24-25页 |
·山梨酸钾 | 第25页 |
·柠檬酸钠 | 第25页 |
7 小结与讨论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质量标准的研究 | 第27-58页 |
1 处方 | 第27页 |
2 制法 | 第27页 |
3 性状 | 第27页 |
4 定性鉴别 | 第27-29页 |
·药品、仪器与试剂 | 第27页 |
·方法结果与讨论 | 第27-29页 |
5 含量测定 | 第29-52页 |
·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| 第29-36页 |
·人参皂苷 Re 和人参皂苷 Rd 的含量测定 | 第36-52页 |
6 检查 | 第52-58页 |
·相对密度 | 第52-53页 |
·PH 值 | 第53页 |
·装量差异 | 第53-54页 |
·重金属限度检查 | 第54页 |
·砷盐检查 | 第54-55页 |
·微生物限度检查 | 第55-58页 |
第三章 人参果总皂苷的质量标准研究 | 第58-97页 |
1 来源 | 第58页 |
2 性状 | 第58页 |
3 定性鉴别 | 第58-60页 |
·泡沫反应 | 第58页 |
·薄层色谱鉴别 | 第58-60页 |
4 检查 | 第60-65页 |
·粒度检查 | 第60-61页 |
·干燥失重 | 第61-62页 |
·总灰分 | 第62-63页 |
·炽灼残渣 | 第63页 |
·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| 第63-64页 |
·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| 第64-65页 |
5 “人参果总皂苷”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| 第65-70页 |
·仪器与试药 | 第65页 |
·溶液的制备 | 第65-66页 |
·测定波长的确定 | 第66页 |
·方法学考察 | 第66-69页 |
·样品含量测定及含量限度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6 “人参果总皂苷”中人参皂苷单体的含量测定 | 第70-76页 |
·仪器与试药 | 第70页 |
·方法与结果 | 第70-76页 |
7 “人参果总皂苷”的液相色谱-质谱研究 | 第76-79页 |
·试剂和仪器 | 第76页 |
·样品溶液的制备 | 第76页 |
·质谱条件 | 第76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 | 第76-79页 |
8 “人参果总皂苷”的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| 第79-97页 |
·仪器与试药 | 第79-80页 |
·溶液的制备 | 第80页 |
·HPLC 色谱条件摸索及确定 | 第80-88页 |
·方法学考察 | 第88-94页 |
·结果 | 第94-97页 |
第四章 振源口服液(无糖型)稳定性考察实验研究 | 第97-100页 |
1 长期稳定性试验 | 第97-98页 |
·考核项目及方法 | 第97-98页 |
·结论 | 第98页 |
2 加速稳定性试验 | 第98-100页 |
·考核项目及方法 | 第98-100页 |
结果与讨论 | 第100-102页 |
结语 | 第102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8页 |
附图 | 第108-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