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设计原理、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

既新又旧:王澍建筑创作中对旧材料的运用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目录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24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9-13页
     ·我国建筑创作中本土文化的缺失第9-10页
     ·王澍及其实验建筑创作第10-13页
   ·核心概念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旧材料第13页
     ·材料属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既新又旧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偶旧于新第15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对象与角度第15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角度第18-19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20页
   ·相关理论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·课题研究框架第23-24页
第2章 “重返自然之道”创作思想下的材料运用第24-38页
   ·“重返自然之道”的创作思想第24-28页
     ·关于“自然之道”第24-25页
     ·“情趣化”的思维方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对当下无根设计状态的批判第27-28页
   ·“重返自然之道”下王澍建筑的总体特征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第28页
     ·与环境相融合的建筑空间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丰富的材料质感第29-30页
   ·“重返自然之道”下的用材特征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可再生材料与旧材料的使用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材料的多样性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材料文化与历史价值的发掘第33-34页
   ·王澍对旧材料的运用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建筑场所感的营造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联结“新”与“旧”第35-3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3章 王澍作品中旧材料的种类、收集处理与运用场所第38-51页
   ·旧材料的种类第38-42页
     ·砖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瓦第40页
     ·天然石料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废旧构件(器具)第41-42页
   ·旧材料的收集处理第42-45页
     ·王澍对旧材料的“升级利用”模式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王澍对旧材料的收集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王澍对旧材料的处理第45页
   ·旧材料的运用场所第45-49页
     ·建筑外立面第46页
     ·屋面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内墙面第47-48页
     ·铺地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环境小品第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4章 旧材料对“自然之道”的诠释与表达第51-74页
   ·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建筑文化的载体第52-53页
     ·营造意匠的延续第53-54页
   ·历史记忆的唤起第54-63页
     ·时间意识的呈现第55-58页
     ·旧材料的历史价值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场景再现第60-63页
   ·旧材料的地域标识性第63-65页
     ·旧材料表皮的辨识度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传统符号元素的运用第64-65页
   ·旧材料产生新意第65-73页
     ·材料意义的更新机制第65-66页
     ·新旧并置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改变常规作法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·“戏剧性”的表达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·现代手法的再演绎第70-7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5章 “偶旧于新”的建筑形象塑造第74-107页
   ·王澍对总体建筑形象的塑造第74-77页
   ·旧材料表皮的立面布置第77-83页
     ·拼贴并置第78-81页
     ·表皮布置的功能与场地逻辑第81-83页
   ·新旧材料在立面中的和谐共生第83-96页
     ·新旧材料的直接相交第83页
     ·材质的对比统一第83-87页
       ·旧材料与自然材料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·旧材料与现代材料第85-87页
     ·材料界面的主次统一第87-91页
     ·材料界面比例的协调第91-96页
   ·旧材料介入空间体验第96-106页
     ·宜人的尺度感第97-99页
     ·立面深洞口的“框景”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旧材料对园林体验的激发第101-10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6-107页
第6章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建构方法第107-140页
   ·王澍对旧材料运用的“建构”内涵第108-109页
   ·传统肌理的细部构成第109-131页
     ·“点→线→面”的叠砌肌理第111-122页
       ·砖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·瓦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  ·石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·图案化的混合肌理第122-131页
       ·瓦爿墙的建造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  ·东方美学的影响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·图案化肌理的实现第127-131页
   ·旧材料的现代构造技术第131-139页
     ·旧材料的连接技术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  ·与混凝土墙面的连接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  ·与其他构件的连接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·旧材料的承托技术第134-1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9-140页
第7章 总结第140-144页
   ·结论第140-143页
   ·不足与后续研究第143-144页
参考文献第144-147页
附录:王澍作品名录第147-15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150-151页
致谢第151页

论文共1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工程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评价研究
下一篇:滨海度假酒店客房区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