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3页 |
| ·裂缝性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工艺研究 | 第8-10页 |
| ·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延伸模式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体积改造工艺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13-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| 第2章 目标储层改造前评估 | 第16-21页 |
| ·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| 第16页 |
| ·储层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·储层伤害特征分析 | 第17页 |
| ·目标区块前期工艺措施分析 | 第17-19页 |
| ·水力压裂施工参数统计及效果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·酸化施工参数统计及效果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·目标区块储层特点及改造要求 | 第19-20页 |
| ·体积酸压基本思路及定义 | 第20-21页 |
| 第3章 体积酸压缝网形成可行性研究 | 第21-43页 |
| ·岩石脆性指数初步判断缝网形成难易程度 | 第21-23页 |
| ·岩石脆性指数方法简介 | 第21-23页 |
| ·目标储层岩石脆性指数计算 | 第23页 |
| ·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作用准则分析 | 第23-28页 |
| ·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目标储层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作用模式 | 第28-42页 |
| ·方法简介 | 第28-29页 |
| ·确定输入层变量 | 第29-32页 |
| ·确定输出层变量 | 第32-34页 |
| ·预测结果表征方法 | 第34页 |
| ·获取训练样本数据 | 第34-35页 |
| ·训练样本数据 | 第35-39页 |
| ·预测结果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4章 体积酸压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研究 | 第43-55页 |
| ·力学作用机理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自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评价实验步骤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化学作用机理分析 | 第45-54页 |
| ·酸液对钙质充填缝作用效果 | 第45-47页 |
| ·酸液对粗糙张开裂缝作用效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酸液对剪切滑移裂缝作用效果分析 | 第49-52页 |
| ·酸液对钻井液伤害缝作用效果研究 | 第52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5章 目标储层体积酸压改造工艺研究 | 第55-72页 |
| ·体积酸压转向工艺研究 | 第55页 |
| ·纤维辅助转向压裂机理研究 | 第55-67页 |
| ·纤维辅助转向压裂技术原理 | 第55-56页 |
| ·实验用纤维性能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可降解纤维封堵能力研究 | 第58-67页 |
| ·可降解纤维辅助转向压裂工艺设计 | 第67-69页 |
| ·纤维用量设计 | 第67-68页 |
| ·纤维携带液 | 第68-69页 |
| ·泵注排量 | 第69页 |
| ·体积酸压工艺技术思路及实现过程 | 第69-70页 |
| ·体积酸压工艺现场验证 | 第70-72页 |
| ·施工井储层基本情况 | 第70页 |
| ·体积酸压施工设计原则 | 第70页 |
| ·现场施工泵注程序 | 第70-71页 |
| ·体积酸压施工效果分析 | 第71-72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2-74页 |
| ·结论 | 第72-73页 |
| ·建议 | 第73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-7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