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--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--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

类石墨烯无机材料的计算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59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14-15页
 第二节 类石墨烯材料的实验制备和表征第15-27页
     ·机械剥离法第15页
     ·化学剥离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·HF湿处理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表面外延生长第21-23页
     ·一维纳米带的合成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其它制备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材料表征第26-27页
 第三节 类石墨烯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第27-48页
     ·BN白石墨烯第27-34页
     ·硅烯第34-36页
     ·MoS_2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氧化物(α-MoO_3,V_2O_5)第38-42页
     ·MXene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类石墨状的平面ZnO第44-45页
     ·2D单层配位聚合物第45-48页
 第四节 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48-50页
 参考文献第50-59页
第二章 理论方法第59-71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59页
 第二节 量子力学基础第59-63页
     ·薛定谔方程(Schrodinger equation)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变分原理第60-61页
     ·Hartree-Fock近似第61-63页
 第三节 密度泛函理论简介第63-67页
     ·电子密度第63-64页
     ·Thoms-Fermi模型第64页
     ·Hohenberg-Kohn定理第64-65页
     ·Kohn-Sham方程第65-67页
 第四节 交换相关能量泛函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局域密度近似(Local Density Approximation,LDA)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广义梯度近似(Generalized Gradient Approximation,GGA)第68页
     ·杂化交换关联泛函第68页
     ·其它修正方法第68-69页
 第五节 计算软件简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CASTEP第69页
     ·DMol~3第69页
     ·VASP第69-70页
 参考文献第70-71页
第三章 分子掺杂对BN纳米片和纳米带电子能带结构的影响第71-80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71-72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72-73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73-77页
     ·BN纳米片的电荷转移复合物第73-76页
     ·BN纳米带的电荷转移复合物第76-77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77-78页
 参考文献第78-80页
第四章 内层双氢键及外加电场对BN双层电子结构的影响第80-90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80-81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81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81-87页
     ·氢化的BN单层纳米片第81-82页
     ·氢化的BN双层纳米片第82-85页
     ·外加电场对氢化BN纳米片性质的影响第85-87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87页
 参考文献第87-90页
第五章 V_2O_5单层及纳米带结构的计算研究第90-104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90-91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91-93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93-101页
     ·二维单层V_2O_5纳米片第93-94页
     ·表面氢化的单层V_2O_5第94-95页
     ·一维单层V_2O_5纳米带第95-97页
     ·多层锯齿型V_2O_5纳米带第97-99页
     ·纳米带的热力学稳定性第99页
     ·氢化的单层V_2O_5纳米带第99-101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01页
 参考文献第101-104页
第六章 MXene材料Ti_3C_2储锂性能的计算研究第104-118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104-105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105-106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106-114页
     ·Ti_3C_2和Ti_3C_2X_2(X=F,OH)单层的结构和电学性质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Li在Ti_3C_2和Ti_3C_2X_2(X=F,OH)表面的吸附和扩散行为第108-113页
     ·Ti_3C_2和Ti_3C_2X_2(X=F,OH)单层的平均开路电压和理论储锂容量第113-114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14-115页
 参考文献第115-118页
第七章 表面氢化对纤锌矿ZnO纳米薄片电学和磁学性质的影响第118-132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118-119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119-120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120-128页
     ·裸露的ZnO纳米片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·全氢化的纤锌矿ZnO纳米片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·ZnO纳米片的部分氢化第123-127页
     ·全氢化和部分氢化的ZnO纳米片的稳定性比较第127-128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28页
 参考文献第128-132页
第八章 表面效应和边缘效应对GaN纳米带电学性质的影响第132-150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132-133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133-134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134-144页
     ·GaN体相(不存在表面态,边缘态,量子尺寸效应)第134页
     ·二维GaN纳米片(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)第134-138页
     ·二维无限厚的GaN纳米带(边缘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)第138-141页
     ·有限宽度和厚度的GaN纳米带(表面态,边缘态,量子尺寸效应)第141-144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44-145页
 参考文献第145-150页
第九章 单层[Cu_2Br(IN)_2]_n配位聚合物的性质及气体吸附性能研究第150-162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150-151页
 第二节 模型和计算方法第151-153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153-159页
     ·体相和单层[Cu_2Br(IN)_2]_n配合物的结构,电学和磁学性质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·气体分子在[Cu_2Br(IN)_2]_n(Ⅰ)表面的吸附第155-159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59-160页
 参考文献第160-162页
第十章 镍双(二硫烯)聚合物的性质及乙烯加成活性研究第162-172页
 第一节 引言第162-163页
 第二节 计算方法第163-164页
 第三节 结果与讨论第164-168页
     ·二维镍双(二硫烯)单层纳米片第164-166页
     ·乙烯对镍双(二硫烯)纳米片的加成反应第166-168页
 第四节 本章小结第168-169页
 参考文献第169-172页
第十一章 结论第172-175页
致谢第175-176页
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76-177页
 个人简历第176页
 发表论文情况第176-177页

论文共1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,1-二酯基环丙烷的新型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研究
下一篇:高红外辐射无机非金属晶体材料的制备及其碱液蒸发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