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相关概念 | 第10-14页 |
·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相关概念分析 | 第10-11页 |
·住区建设中的相关概念分析 | 第11页 |
·《物权法》的招关概念及释义 | 第11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·关于城市住区公共设施规划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关于住区公共设施产权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《物权法》的解读 | 第19-27页 |
·《物权法》的制定过程 | 第19-20页 |
·《物权法》的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 | 第20页 |
·《物权法》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5页 |
·《物权法》的调整范围与物权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·所有权的基本内容 | 第21页 |
·关于国家、集体和私有财产 | 第21-23页 |
·关于征收征用 | 第23页 |
·关于建设用地使用权 | 第23-24页 |
·关于担保物权 | 第24页 |
·关于登记制度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城市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相关研究 | 第27-43页 |
·国外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理论发展概况 | 第27-34页 |
·国外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理论的发展 | 第27-30页 |
·公共设施规划思想新发展 | 第30-32页 |
·新加坡社区建设实践研究 | 第32-34页 |
·我国城市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研究概况 | 第34-40页 |
·我国相关法律规范的变迁研究 | 第34-35页 |
·地方性规范的研究 | 第35-37页 |
·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实践研究 | 第37-40页 |
·城市住区公共设施配建现状问题综述 | 第40-42页 |
·设施配套滞后 | 第40页 |
·设施布局不合理 | 第40-41页 |
·配置项目不合理 | 第41-42页 |
·商品房空置率高导致资源浪费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《物权法》颁布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规划的影响分析 | 第43-57页 |
·城市住区公共设施配建的要素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国家政策 | 第43-44页 |
·城市规模 | 第44页 |
·居民的人口构成 | 第44-45页 |
·居民的生活水平 | 第45-46页 |
·科技的发展 | 第46页 |
·《物权法》中对房地产业有影响的相关制度解析 | 第46-52页 |
·房屋拆迁制度 | 第46-48页 |
·不动产登记制度 | 第48-51页 |
·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| 第51-52页 |
·《物权法》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配建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·《物权法》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影响的核心问题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对住区停车位配建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对会所等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 | 第54页 |
·对城市住区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对《物权法》实施下住区公共设施规划的策略 | 第57-69页 |
·《物权法》实施下的住区公共设施分类 | 第57-62页 |
·现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分类 | 第57-59页 |
·《物权法》实施下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重构 | 第59-62页 |
·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 | 第62页 |
·增值性公共服务设施 | 第62-64页 |
·增值性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概述 | 第62-63页 |
·增值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| 第63-64页 |
·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 | 第64-68页 |
·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概述 | 第64-65页 |
·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 | 第65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后记 | 第7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