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元素形态分析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| 第8-9页 |
·联用技术在砷形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| 第9-10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-氢化物发生-原子荧光光谱的原理 | 第10-12页 |
·砷形态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 | 第12-14页 |
·样品的采集和储存 | 第12-13页 |
·样品的提取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应用差分 HPLC-AFS 法提高砷形态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 | 第17-28页 |
·HPLC-AFS 谱峰重叠问题 | 第17-19页 |
·差分 LC-AFS 方法的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数据预处理 | 第19页 |
·差分液相色谱-原子荧光算法的实现 | 第19-20页 |
·实验 | 第20页 |
·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20页 |
·溶液的配制 | 第20页 |
·实验条件 | 第20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0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-氢化物发生-原子荧光法测量阿散酸、硝苯砷酸和洛克沙砷方法的建立 | 第28-43页 |
·有机砷制剂的残留问题 | 第28-29页 |
·有机砷制剂的检测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30-32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材料和试剂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32-40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| 第32-34页 |
·氢化物发生装置条件的优化 | 第34-36页 |
·原子荧光检测条件的优化 | 第36-40页 |
·方法验证 | 第40-41页 |
·方法检出限 | 第40页 |
·方法的精密度 | 第40-41页 |
·方法的标准曲线 | 第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| 第43-52页 |
·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3-44页 |
·超声离心提取和快速溶剂提取的比较 | 第44-46页 |
·超声离心提取样品的制备 | 第44页 |
·快速溶剂提取样品的制备 | 第44页 |
·超声离心提取和快速溶剂提取的比较 | 第44-46页 |
·快速溶剂提取条件的优化 | 第46-51页 |
·提取溶剂的选择优化 | 第46-47页 |
·甲醇-水溶液的比例优化 | 第47-48页 |
·提取温度的优化 | 第48-49页 |
·提取时间的优化 | 第49-50页 |
·提取次数的优化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-原子荧光法对动物源性食品中阿散酸、硝苯砷酸以及洛克沙砷残留量的测定 | 第52-60页 |
·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5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样品前处理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-氢化物发生-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实验条件 | 第53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9页 |
·方法的标准曲线、精密度和检出限 | 第53-54页 |
·样品分析 | 第54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工作总结和前景展望 | 第60-62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0-61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6-67页 |
附录 | 第67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