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鸣县集体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8页 |
·国内外森林分类经营情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森林经营类型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生态公益林森林经营类型研究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 | 第21-28页 |
·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21页 |
·自然环境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社会经济情况 | 第22-23页 |
·森林资源概况 | 第23-28页 |
·林地资源数量结构 | 第23-24页 |
·林木资源数量结构 | 第24-25页 |
·森林资源结构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森林类别结构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武鸣县集体生态公益林资源结构 | 第28-37页 |
·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必要性 | 第28页 |
·生态公益林布局 | 第28-29页 |
·生态公益林资源结构 | 第29-36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等级按土地类型结构 | 第29-30页 |
·生态公益林按林木所有权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生态公益林森林起源结构 | 第31页 |
·生态公益林树种(组)结构 | 第31-32页 |
·生态公益林立地类型结构 | 第32-35页 |
·生态公益林林种结构 | 第35-36页 |
·生态公益林林龄结构 | 第36页 |
·生态公益林资源特点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与经营措施体系 | 第37-57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的指导思想 | 第37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的原则 | 第37-38页 |
·科学性 | 第37页 |
·系统性 | 第37-38页 |
·差异显著性 | 第38页 |
·适用性 | 第38页 |
·可操作性 | 第38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的依据 | 第38-40页 |
·经营目的 | 第38-39页 |
·立地类型 | 第39页 |
·优势树种(组) | 第39页 |
·森林起源 | 第39-40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方法 | 第40-43页 |
·小班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0页 |
·建立数据透视表 | 第40-41页 |
·经营类型透视表数据的应用 | 第41-43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步骤与结果 | 第43-52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的第一层次 | 第43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的第二层次 | 第43-45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第三层次 | 第45-48页 |
·经营类型划分第四层次 | 第48-52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的命名 | 第52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的稳定性 | 第52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措施体系的设计 | 第52-57页 |
·经营类型措施体系的设计原则 | 第52-54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类型设计划分 | 第54-55页 |
·公益林经营类型配套经营措施设计 | 第55-56页 |
·生态公益林经营措施类型分布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7-60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讨论 | 第58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5-66页 |
第一导师简介 | 第66-67页 |
第二导师简介 | 第67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