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7页 |
1 导论 | 第17-48页 |
·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| 第17-25页 |
·选题缘由 | 第18-2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1-2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5-3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5-3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32-3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6-41页 |
·根本研究方法 | 第37页 |
·具体研究方法 | 第37-41页 |
·研究特点和研究难点 | 第41-45页 |
·研究特点 | 第42-43页 |
·研究难点 | 第43-45页 |
·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 | 第45-48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45-46页 |
·逻辑框架 | 第46-48页 |
2 新型城镇化基础理论概述 | 第48-80页 |
·新型城镇化基本概念界定 | 第48-60页 |
·农村、城市和城镇 | 第48-51页 |
·城市化和城镇化 | 第51-54页 |
·新型城镇化 | 第54-60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 | 第60-67页 |
·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| 第60-62页 |
·新型城镇化是深化改革的必然之路 | 第62-63页 |
·新型城镇化是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根本路径 | 第63-64页 |
·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力支撑 | 第64-65页 |
·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最大发展潜力和扩大内需主要方式 | 第65-67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愿景 | 第67-80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| 第67-68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| 第68-69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| 第69-80页 |
3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资源 | 第80-106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| 第80-99页 |
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思想 | 第80-89页 |
·中国共产党的城镇化思想 | 第89-99页 |
·国外城市化的典型理论 | 第99-106页 |
·区位理论 | 第100-103页 |
·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| 第103-104页 |
·城市发展理论 | 第104-105页 |
·生态学派理论 | 第105-106页 |
4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典型模式 | 第106-134页 |
·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| 第106-121页 |
·新中国建立前的城镇起步发展时期 | 第106-110页 |
·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探索发展时期 | 第110-115页 |
·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 | 第115-121页 |
·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比较 | 第121-134页 |
·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| 第121-129页 |
·我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比较 | 第129-134页 |
5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、特征和挑战 | 第134-167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| 第134-145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| 第134-141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构和空间布局 | 第141-144页 |
·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 | 第144-145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| 第145-156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特点和国情特点 | 第145-152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容特点和方法特点 | 第152-155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模特点和功能特点 | 第155-156页 |
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| 第156-167页 |
·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产业拓展和充分就业挑战 | 第157-159页 |
·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挑战 | 第159-160页 |
·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挑战 | 第160-162页 |
·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和融资开发挑战 | 第162-163页 |
·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和管理能力挑战 | 第163-167页 |
6 国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、模式和经验教训 | 第167-195页 |
·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| 第167-171页 |
·国外城市化的起源 | 第167-169页 |
·国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| 第169-171页 |
·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新特点 | 第171-180页 |
·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| 第171-175页 |
·当代国外城市化的新特点 | 第175-180页 |
·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和经验教训 | 第180-195页 |
·国外城市化发展的典型道路 | 第180-186页 |
·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| 第186-195页 |
7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| 第195-230页 |
·坚持正确指导思想,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| 第195-200页 |
·坚持正确指导思想 | 第195-197页 |
·引领多样城镇化社会思潮 | 第197-200页 |
·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和发展规划 | 第200-209页 |
·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度量体系 | 第201-205页 |
·科学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 | 第205-209页 |
·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和分类推进 | 第209-215页 |
·加快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| 第209-212页 |
·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| 第212-215页 |
·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和融资机制建设 | 第215-219页 |
·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| 第216-217页 |
·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融资体制机制 | 第217-219页 |
·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 | 第219-225页 |
·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创新 | 第219-223页 |
·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府职能转变 | 第223-225页 |
·坚持民生型导向和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| 第225-230页 |
·坚持民生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| 第225-228页 |
·坚持环保型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| 第228-230页 |
8 案例分析 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索 | 第230-253页 |
·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分析 | 第230-240页 |
·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| 第230-234页 |
·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行性 | 第234-240页 |
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措施 | 第240-248页 |
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发展现状 | 第240-245页 |
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| 第245-246页 |
·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246-248页 |
·河南省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 | 第248-253页 |
·以人为本,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| 第248-250页 |
·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| 第250-251页 |
·提高投资效率,扩大投资来源 | 第251页 |
·加强制度创新,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| 第251-252页 |
·加强管理创新,推进美丽河南建设 | 第252-253页 |
结束语 用新型城镇化托起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| 第253-2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56-267页 |
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267-268页 |
后记 | 第268-2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