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史学理论论文--史学史论文--中国论文

先秦诸子引证解释历史之旨趣论析--以儒、墨、道、法四家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7-10页
一、诸子论说中对历史事实的引证解释及其异同第10-24页
 (一) 对诸子引证历史事实的具体分析第11-13页
 (二) 相同点——历史解释服从于学说需要第13-17页
 (三) 不同点——对历史解释兴趣不尽相同第17-24页
  1. 《论语》通过引证历史可以推知未来第17-18页
  2. 孟子对历史总结的随意性第18-19页
  3.荀子以历史不变论来证明其治世理论第19-20页
  4. 墨子以历史的得失为借鉴的标准第20-21页
  5. 韩非子从历史本身解释学术观点第21-22页
  6. 老庄贬义历史以倡导回归自然本真第22-24页
二、诸子对历史的考疑和批判第24-31页
 (一) 孟子对史事考证的方式及原因第24-25页
 (二) 荀子批评诸子之历史证据第25-26页
 (三) 韩非子对儒、墨两家的诘问第26-28页
 (四) 墨子“三表”中对古史的批判性总结第28-29页
 (五) 庄子现实批判指向中的历史批判第29-31页
三、诸子历史旨趣评议第31-38页
 (一) 诸子历史征实的基本内涵第31-33页
 (二) 历史事实意义解释上的单向度及现实价值优先第33-35页
 (三) 诸子历史论证的非内在性、非系统性第35-38页
结论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后记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类学与当代西方史学研究浅论
下一篇: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路径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