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 | 第17-19页 |
第一章 国际合作的相关理论 | 第19-30页 |
第一节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 | 第19-22页 |
一、 理论概述 | 第19-21页 |
二、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在中日韩自贸区中的体现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| 第22-25页 |
一、 理论概述 | 第22-24页 |
二、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在中日韩自贸区中的体现 | 第24-25页 |
第三节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5-30页 |
一、 理论概述 | 第25-28页 |
二、 建构主义理论在中日韩自贸区中的体现 | 第28-30页 |
第二章 中日韩三国的贸易现状 | 第30-38页 |
第一节 中日双边贸易关系 | 第30-33页 |
一、 中日贸易现状 | 第30-32页 |
二、 中日贸易之间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中韩双边贸易关系 | 第33-36页 |
一、 中韩贸易现状 | 第33-35页 |
二、 中韩贸易之间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日韩双边贸易关系 | 第36-38页 |
一、 日韩贸易现状 | 第36-37页 |
二、 日韩贸易之间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建立中日韩自贸区面临的具体问题 | 第38-52页 |
第一节 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| 第38-42页 |
一、 日本对中国、韩国的侵略战争 | 第38-40页 |
二、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领海和岛屿争端 | 第40-42页 |
第二节 中日两国之间的主导权之争 | 第42-45页 |
一、 中国对中日韩自贸区主导权的态度 | 第42-44页 |
二、 日本对中日韩自贸区主导权的态度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中日韩三国缺乏政治互信 | 第45-47页 |
一、 中日韩三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不同 | 第45-46页 |
二、 中日韩三国之间缺乏政治认同感 | 第46-47页 |
第四节 国际因素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一、 美国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二、 东盟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方法与路径探讨 | 第52-63页 |
第一节 加强文化交流,形成东亚共识 | 第52-55页 |
一、 弘扬儒家文化、佛教文化对三国的积极影响 | 第53-54页 |
二、 强化民主、法治、市场经济基本理念和共识 | 第54-55页 |
第二节 建立政治互信,促进中日韩三国贸易合作 | 第55-58页 |
一、 缓解紧张局势,建立政治互信 | 第55-57页 |
二、 建立强有力的合作机制,促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第三节 发展对外贸易,逐步建立中日韩自贸区 | 第58-63页 |
一、 积极推进环黄海经济圈的建立 | 第58-59页 |
二、 加快建立中韩双边的贸易自由区 | 第59-61页 |
三、 吸引日本等更多国家加入中韩自由贸易区 | 第61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