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政治文明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一、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现实意义 | 第10-11页 |
三、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四、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(二) 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理论概述 | 第14-27页 |
一、 政治文明的基本理论 | 第14-16页 |
(一) 政治文明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(二) 政治文明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二、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| 第16-18页 |
(一) 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 | 第17页 |
(二) 服务型政府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 | 第17页 |
(三) 服务型政府是以法治为目标的政府 | 第17-18页 |
(四) 服务型政府是以责任为使命的政府 | 第18页 |
三、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| 第18-20页 |
(一) 职能特征 | 第18-19页 |
(二) 组织结构特征 | 第19-20页 |
四、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2页 |
(一) 马克思的代议制思想 | 第20页 |
(二) 毛泽东的“为人民服务论” | 第20-21页 |
(三) 邓小平的“领导就是服务论” | 第21页 |
(四) 江泽民的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 | 第21-22页 |
(五) 胡锦涛的“科学发展观” | 第22页 |
五、 政治文明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| 第22-27页 |
(一) 政治文明的意义 | 第22-24页 |
(二) 政治文明目标下的服务型政府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服务型政府的现状及问题 | 第27-36页 |
一、 服务型政府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27-30页 |
(一) 政治因素 | 第27-28页 |
(二) 经济因素 | 第28-29页 |
(三) 文化因素 | 第29-30页 |
二、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状 | 第30-32页 |
(一) 成都:打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| 第30-31页 |
(二) 湖南:服务型政府立法“初试水” | 第31页 |
(三) 江西南昌:社会组织推动社区服务 | 第31-32页 |
三、 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6页 |
(一) 官本位思想严重 | 第32-33页 |
(二) 社会组织不健全 | 第33页 |
(三) 行政制度不规范 | 第33-34页 |
(四) 理论准备不足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路径 | 第36-41页 |
一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| 第36页 |
二、营造政府的文化氛围 | 第36-37页 |
三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| 第37-38页 |
四、改革决策机制 | 第38-39页 |
五、发展社会组织机构 | 第39页 |
六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| 第39-40页 |
七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后记 | 第45-47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