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各种防治方法论文--生物防治论文

胡麻枯萎病生防菌拮抗物质的筛选和分离纯化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. 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·胡麻及其枯萎病第11-13页
     ·胡麻第11页
     ·胡麻枯萎病的现状及危害第11页
     ·胡麻枯萎病的病原菌及其作用机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胡麻枯萎病的防治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概述第13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主要微生物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机制第14-15页
   ·生防芽孢杆菌有效拮抗物质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蛋白类拮抗物质第15页
     ·非蛋白类抗菌物质第15页
     ·低分子抗生素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挥发性物质第16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6-17页
2. 材料与方法第17-32页
   ·材料第17-22页
     ·菌种第17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17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、试剂盒第17-19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设备第19页
     ·主要溶液的配制第19-22页
   ·方法第22-32页
     ·生防菌SF1的培养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尖孢镰刀菌菌株4a的培养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平板涂布法测定菌株SF1体外抑菌活性第22页
     ·菌株SF1的菌种鉴定第22-26页
     ·不同条件对生防菌SF1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有效拮抗物质种类的筛选和确定第28页
     ·有效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测定第28-32页
3. 结果与讨论第32-55页
   ·菌株SF1体外抑菌活性的测定第32-33页
   ·菌株SF1的菌种鉴定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形态学特征的观察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生理生化性质的测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鉴定第35-38页
   ·不同条件对生防菌SF1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第38-44页
     ·菌株SF1种子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9页
     ·种龄对生防菌SF1抑菌率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发酵时间对生防菌SF1抑菌率的影响第40-42页
     ·保存温度对生防菌SF1抑菌率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·pH对生防菌SF1抑菌率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·有效拮抗物质种类的筛选和确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·胞内和胞外物质拮抗作用的测定第44页
     ·胞外挥发性物质拮抗作用的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胞外蛋白质类物质拮抗作用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·有效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测定第46-55页
     ·挥发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类物质的分离纯化第48-55页
4. 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5-56页
   ·结论第55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附录第60-62页
 附录1 16S rDNA序列第60页
 附录2 gyrA基因序列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用电致发光(EL)法分析检测晶硅太阳电池的工艺
下一篇:对肉苁蓉植物地方性知识研究--以内蒙古阿拉善肉苁蓉植物研究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