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应对探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就业歧视的有关概念 | 第11-15页 |
·就业歧视的概念 | 第11页 |
·就业歧视的判断标准 | 第11-13页 |
·就业歧视与合理的就业差别待遇 | 第13-14页 |
·大学生就业歧视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类型 | 第15-21页 |
·学历歧视 | 第15-16页 |
·经验歧视 | 第16-17页 |
·毕业院校歧视 | 第17页 |
·性别歧视 | 第17-19页 |
·户籍歧视 | 第19页 |
·其它歧视 | 第19-21页 |
第四章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6页 |
·立法方面的问题 | 第21-23页 |
·没有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·求职者负举证责任难度大 | 第22页 |
·缺少对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规定 | 第22-23页 |
·法律规范体系内部出现冲突 | 第23页 |
·行政执法方面的问题 | 第23-25页 |
·对反就业歧视的执法和监督力度不够 | 第23-24页 |
·缺乏专门的就业歧视执行和监督机构 | 第24-25页 |
·司法救济方面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·缺乏司法救济 | 第25页 |
·缺乏健全有效的诉讼机制 | 第25-26页 |
第五章 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建议 | 第26-32页 |
·完善反就业歧视立法 | 第26-28页 |
·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| 第26页 |
·明确《反就业歧视法》的内容 | 第26-27页 |
·在《反就业歧视法》中设立举证责任倒置 | 第27-28页 |
·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执法和监督制度 | 第28-29页 |
·加强反就业歧视的执法和监督力度 | 第28页 |
·加强法律监督体系中司法监督的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监督机构 | 第29页 |
·完善反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制度 | 第29-32页 |
·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| 第30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7页 |
致谢 | 第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