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计算机辅助颅像重合中颅像叠加方法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·数据预处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·颅像叠加第12-14页
     ·重叠像的相似性度量第14-16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工作第16-17页
   ·本文章节安排第17-19页
第二章 颅像重合的基础理论第19-29页
   ·基本原理第19页
   ·可信度第19页
   ·鉴定标准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标志点第20页
     ·审定线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软组织厚度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指数指标第22页
   ·基本流程第22-2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 人脸姿态估计与3D-2D颅骨的投影第29-47页
   ·人脸照片特征点的自动标定第29-32页
     ·相关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·改进的AAM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与传统AAM方法的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·基于几何模型参数的人脸姿态估计第32-35页
     ·问题描述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绕X轴的旋转角度α第33页
     ·绕Y轴的旋转角度β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绕Z轴的旋转角度γ第35页
   ·基于相机标定的3D-2D颅骨的投影第35-41页
     ·相关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问题描述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本文方法第37-41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·人脸照片特征点的自动标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姿态估计第42-43页
     ·3D-2D颅骨的投影第43-4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四章 基于曲线配准的颅像叠加第47-59页
   ·问题描述第47-48页
   ·算法流程第48页
   ·鼻下点和曲线的自动提取第48-50页
     ·鼻下点的自动标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基于Canny的滑动窗口曲线提取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·UCI参数化曲线第50-53页
     ·UCI参数化方法第51-52页
     ·理论证明第52-53页
   ·whole-to-part曲线匹配第53-55页
     ·NCCF函数第53-54页
     ·PA及修正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实验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五章 计算机辅助的颅像重合系统第59-65页
   ·系统开发平台第59页
     ·硬件平台第59页
     ·软件平台第59页
   ·框架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·功能展示第60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5页
总结与展望第65-69页
 本文工作总结第65-66页
 未来工作展望第66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5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具有时间多样性的虚拟机软件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秦俑碎片模型显著区域提取及匹配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