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恶性肿瘤的发展现状 | 第8页 |
| ·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8-10页 |
| ·纳米技术在诊断和治疗肿瘤方面的应用 | 第9页 |
| ·金纳米棒耦合体在肿瘤特异性免疫诊断中的应用 | 第9-10页 |
| ·黑色素瘤抗原A3基因的相关介绍 | 第10-11页 |
| ·黑色素瘤抗原A3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0页 |
| ·MAGE-A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和应用 | 第10-11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·本课题的前景展望 | 第11-13页 |
| 第二章 金纳米棒的表面修饰及与黑色素瘤抗体的耦合 | 第13-20页 |
| ·引言 | 第13-14页 |
| ·金纳米棒修饰的原因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4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14页 |
| ·实验器材 | 第14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·实验试剂的配制 | 第14-15页 |
| ·金纳米棒TEM观察方法 | 第15页 |
| ·与DTTC分子的结合 | 第15页 |
| ·与SH-PEG的结合 | 第15-16页 |
| ·金纳米棒与抗体的结合 | 第16页 |
| ·SDS-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16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16-20页 |
| ·透射电镜下金纳米棒的表征 | 第16-18页 |
| ·与DTTC分子结合后的图谱显示 | 第18页 |
| ·金纳米棒表面的修饰结果 | 第18页 |
| ·金纳米棒与黑色素瘤抗体耦合的结果 | 第18-20页 |
| 第三章 金纳米棒-黑色素瘤抗体耦合体的细胞毒性检测 | 第20-34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| ·细胞株 | 第20页 |
| ·主要试剂 | 第20页 |
| ·实验器材 | 第20-21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21-24页 |
| ·实验试剂的配制 | 第21-22页 |
| ·细胞的培养 | 第22-23页 |
| ·细胞毒性测试 | 第23-24页 |
| ·TEM观察GNRs、SH-PEG-GNRs、GNRs-Ab进入细胞的状态 | 第24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4页 |
| ·不同纳米材料与各种肿瘤细胞孵育后的生长状态结果分析 | 第24-28页 |
| ·对肿瘤细胞进行MTT毒性测试后的数据及分析 | 第28-31页 |
| ·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金纳米棒耦合体进入细胞的内情 | 第31-34页 |
| 第四章 金纳米棒耦合体拉曼光谱对肿瘤的诊治研究 | 第34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34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试剂及仪器 | 第34-35页 |
| ·实验器材 | 第35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35页 |
| ·实验试剂的配制 | 第35页 |
| ·拉曼光谱仪测试样品的制备 | 第35页 |
| ·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41-43页 |
| 致谢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