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产能过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5页 |
1 引言 | 第15-2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5-19页 |
·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22-23页 |
·创新点 | 第22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22-23页 |
2 文献述评 | 第23-36页 |
·产能过剩概念界定 | 第23-25页 |
·产能过剩形成原因 | 第25-32页 |
·经济周期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企业决策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·体制因素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·缓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| 第32-36页 |
3 研究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 | 第36-49页 |
·过度竞争、过度进入与过度投资理论 | 第36-39页 |
·过度竞争理论 | 第36-37页 |
·过度进入理论 | 第37-38页 |
·过度投资理论 | 第38-39页 |
·公共选择理论 | 第39-44页 |
·理论概述 | 第39-40页 |
·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当代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性学派及主要理论观点 | 第41-44页 |
·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理论 | 第44-49页 |
·理论发展概述 | 第44-46页 |
·政府干预失灵的矫正途径 | 第46-49页 |
4 地方政府行为诱发产能过剩的机理分析 | 第49-67页 |
·地方政府职能 | 第49-54页 |
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 | 第49-51页 |
·地方政府的双重性 | 第51-52页 |
·政府干预经济行为异化的原因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地方政府行为诱发产能过剩的动机 | 第54-58页 |
·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| 第54-56页 |
·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压力 | 第56-58页 |
·地方政府行为诱发产能过剩的路径 | 第58-62页 |
·内部成本外部化 | 第59-61页 |
·风险外部化 | 第61-62页 |
·地方政府行为诱发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 | 第62-67页 |
·产能过剩对居民利益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·产能过剩对税收制度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产能过剩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5 产能过剩中的各方博弈 | 第67-82页 |
·地方政府间的博弈 | 第67-75页 |
·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博弈 | 第67-72页 |
·地方政府官员晋升博弈 | 第72-75页 |
·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 | 第75-82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75-76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76-78页 |
·模型分析 | 第78-82页 |
6 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| 第82-102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82-91页 |
·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研究假说 | 第82-87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87-88页 |
·实证结果与分析 | 第88-91页 |
·实证结果总结与启示 | 第91页 |
·案例分析——以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为例 | 第91-102页 |
·行业概况 | 第91-95页 |
·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与特征 | 第95-102页 |
7 对策建议 | 第102-116页 |
·健全财政制度以及官员晋升制度 | 第102-107页 |
·加快财政体制改革,健全财政制度安排 | 第102-103页 |
·优化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| 第103-107页 |
·完善中央政府规制 | 第107-111页 |
·保障中央政策执行力 | 第107-108页 |
·抑制地方保护行为,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| 第108-110页 |
·完善监管体系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力度 | 第110-111页 |
·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| 第111-116页 |
·转变地方政府干预方式,建立“有限政府” | 第111-112页 |
·引导地方政府由竞争走向竞合 | 第112-114页 |
·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,提高地方政府服务意识 | 第114-116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116-118页 |
·结论 | 第116-117页 |
·展望 | 第117-118页 |
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| 第118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33页 |
后记 | 第133-1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