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北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·主要工作量 | 第12-13页 |
|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3-34页 |
| ·区域地层 | 第13-22页 |
| ·区域构造特征 | 第22-27页 |
| ·断裂构造 | 第22-25页 |
| ·褶皱构造 | 第25-26页 |
| ·构造岩浆隆起带 | 第26页 |
| ·断陷盆地 | 第26-27页 |
| ·穹窿构造 | 第27页 |
| ·区域岩浆岩 | 第27-34页 |
| ·区域侵入岩 | 第27-31页 |
| ·区域火山岩 | 第31-34页 |
| 第三章 矿床类型与成矿特征 | 第34-47页 |
| ·矿床分布特征 | 第34页 |
| ·矿床类型与成矿特征 | 第34-47页 |
| ·改造-变质型金矿床 | 第35-40页 |
| ·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| 第40-41页 |
| ·火山-次火山热液型金矿 | 第41-44页 |
| ·伴生型金矿 | 第44-47页 |
| 第四章 区域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 | 第47-60页 |
| ·地层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·地层控矿因素分析 | 第47-48页 |
| ·各地层的成矿广度和成矿强度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·地层 Au 元素背景及控矿规律 | 第49-50页 |
| ·岩浆岩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分析 | 第50-56页 |
| ·岩浆岩的成矿广度和成矿强度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·区内花岗岩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| 第52页 |
| ·控矿岩体特征及控矿规律 | 第52-56页 |
| ·构造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分析 | 第56-60页 |
| ·大地构造单元的控矿作用 | 第56页 |
| ·断裂构造的控制作用 | 第56-58页 |
| ·褶皱构造对金矿床的控制 | 第58-60页 |
| 第五章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 | 第60-68页 |
| ·岩浆改造-复生金矿床的成矿作用 | 第60-62页 |
| ·混合岩化-重熔交代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 | 第62-65页 |
| ·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的成矿作用 | 第65-68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68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| 附录 | 第73-74页 |
| 附图 | 第74-75页 |
| 附表 1 | 第75-79页 |
| 附表 2 | 第79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