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福石膏矿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湘福石膏矿矿区概况 | 第16-25页 |
·矿区位置与交通 | 第16页 |
·矿山开采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矿区地质概况 | 第17-24页 |
·地层 | 第18-20页 |
·构造 | 第20页 |
·矿床特征 | 第20-23页 |
·矿层特征 | 第23-24页 |
·矿层围岩和夹石 | 第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岩石力学试验 | 第25-32页 |
·试验对象和内容 | 第2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5页 |
·岩石力学试验结果 | 第25-29页 |
·岩石的强度特征 | 第25-28页 |
·岩石的变形性质 | 第28页 |
·岩石的软化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岩石的脆性特征 | 第29页 |
·岩体力学参数 | 第29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32-37页 |
·前言 | 第32页 |
·岩体破坏理论依据 | 第32-36页 |
·张破坏判据 | 第32-33页 |
·剪破坏判据 | 第33-34页 |
·沿结构面滑动的判据 | 第34页 |
·倾倒破坏判据 | 第34-35页 |
·溃屈破坏判据 | 第35页 |
·弯折破坏判据 | 第35-36页 |
·采场结构参数评价原则 | 第36页 |
·安全原则 | 第36页 |
·经济原则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矿房跨度研究 | 第37-49页 |
·矿房跨度研究 | 第37-43页 |
·结构力学"梁"理论 | 第37-40页 |
·厚跨比理论 | 第40-41页 |
·普氏压力拱理论 | 第41-42页 |
·荷载传递交汇线理论 | 第42-43页 |
·矿房跨度优化 | 第43-47页 |
·护顶层厚度研究 | 第47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矿柱稳定性研究 | 第49-71页 |
·矿柱稳定性研究 | 第49-63页 |
·矿柱强度研究 | 第49-51页 |
·矿柱承受载荷研究 | 第51-54页 |
·矿柱稳定性研究 | 第54-63页 |
·分层开采隔离板稳定性研究 | 第63-69页 |
·矿柱发生弯曲变形的临界载荷 | 第64页 |
·矿柱弯折破坏时的极限挠度 | 第64-66页 |
·矿柱最大的弯曲变形能 | 第66页 |
·隔离板稳定性研究 | 第66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七章 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| 第71-98页 |
·数值分析方法概述 | 第71-72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72-75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72-74页 |
·模型参数 | 第74-75页 |
·数值计算结果 | 第75-97页 |
·工况—计算结果 | 第75-84页 |
·工况二计算结果 | 第84-94页 |
·采场结构最优参数 | 第94-9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7-98页 |
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98-100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98-99页 |
·创新点 | 第99页 |
·展望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