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30页 |
| ·课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·堆焊修复与再制造技术 | 第14-16页 |
| ·堆焊技术 | 第14-15页 |
| ·堆焊修复 | 第15-16页 |
| ·堆焊再制造 | 第16页 |
| ·堆焊材料 | 第16-18页 |
| ·堆焊材料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| ·铁基堆焊材料研究动态 | 第17-18页 |
| ·Fe-Cr-C 耐磨合金研究进展 | 第18-27页 |
| ·组织演变 | 第18-22页 |
| ·抗磨损性能 | 第22-25页 |
| ·合金元素对 Fe-Cr-C 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| ·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合金设计研究现状 | 第27-28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8-30页 |
|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8页 |
| ·堆焊合金制备 | 第30-33页 |
| ·药芯焊丝制备 | 第30-31页 |
| ·堆焊合金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| ·堆焊合金成分 | 第32-33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3-37页 |
| ·成分测定 | 第33页 |
| ·缺陷探伤 | 第33页 |
| ·XRD 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差热分析 | 第34页 |
| ·组织观察 | 第34-35页 |
| ·EDS 微区成分分析 | 第35页 |
| ·硬度测试 | 第35页 |
| ·摩擦磨损测试 | 第35-37页 |
| ·磨损形貌观察 | 第37页 |
| ·合金成分优化方法 | 第37页 |
| ·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 | 第37-38页 |
| 第3章 Fe-Cr-C 堆焊合金制备与耐磨性分析 | 第38-50页 |
| ·自保护 Fe-Cr-C 堆焊药芯焊丝成分设计 | 第38-39页 |
| ·工艺参数对 Fe-Cr-C 合金焊接性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·Fe-Cr-C 堆焊合金成分优化 | 第41-45页 |
| ·亚共晶、近共晶和过共晶 Fe-Cr-C 堆焊合金组织与耐磨性 | 第45-48页 |
| ·显微组织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耐磨性评价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4章 过共晶 Fe-Cr-C 堆焊合金组织特征与耐磨性 | 第50-76页 |
| ·组织特征 | 第50-57页 |
| ·宏观形貌 | 第50页 |
| ·微观组织 | 第50-57页 |
| ·M_7C_3碳化物原位析出行为 | 第57-58页 |
| ·M_7C_3碳化物结构与力学性能 | 第58-61页 |
| ·(Cr, Fe)_7C_3碳化物各向异性研究 | 第61-66页 |
| ·合金耐磨性评价 | 第66-74页 |
| ·硬度梯度 | 第66-67页 |
| ·干带磨损试验 | 第67-68页 |
| ·冲蚀磨损试验 | 第68-70页 |
| ·摩擦系数测定 | 第70-71页 |
| ·单道划痕试验 | 第71-7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| 第5章 Fe-Cr-C-M(M=Ti, Nb, V)堆焊合金组织演变行为及其耐磨性 | 第76-110页 |
| ·堆焊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| 第76-89页 |
| ·Fe-Cr-C-Ti 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| 第76-82页 |
| ·Fe-Cr-C-Nb 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| 第82-84页 |
| ·Fe-Cr-C-V 合金成分优化设计 | 第84-89页 |
| ·M(M=Ti, Nb, V)对 Fe-Cr-C-M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| 第89-105页 |
| ·Ti 含量对亚共晶 Fe-Cr-C-Ti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| 第89-94页 |
| ·Ti 含量对过共晶 Fe-Cr-C-Ti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| 第94-98页 |
| ·Nb 含量对过共晶 Fe-Cr-C-Nb 堆焊合金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| 第98-103页 |
| ·V 含量对过共晶 Fe-Cr-C-V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| 第103-105页 |
| ·Fe-Cr-C-Ti 堆焊合金组织细化机制探讨 | 第105-10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08-110页 |
| 第6章 Fe-Cr-C-RE 堆焊合金中 M_7C_3碳化物细化行为及合金耐磨性 | 第110-133页 |
| ·稀土氧化物表征 | 第110-111页 |
| ·Fe-Cr-C-RE (RE=La, Ce)堆焊合金组织与性能 | 第111-122页 |
| ·Fe-5C-25Cr (wt.%)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| 第111-114页 |
| ·Fe-Cr-C-La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 | 第114-118页 |
| ·Fe-Cr-C-Ce 堆焊合金显微组织与耐磨性 | 第118-122页 |
| ·RE (RE=La, Ce)对 M_7C_3碳化物细化机制分析 | 第122-131页 |
| ·M_7C_3碳化物细化程度表征 | 第122-125页 |
| ·稀土夹杂物形成热力学计算 | 第125-127页 |
| ·初生 M_7C_3碳化物细化机制分析 | 第127-1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31-133页 |
| 第7章 M( M=Cr, Fe)_7C_3碳化物及其异质核心界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133-157页 |
| ·M=(Cr, Fe)_7C_3晶格结构和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| 第133-137页 |
| ·晶格结构 | 第133-136页 |
| ·弹性性能 | 第136-137页 |
| ·TiC 与正交 Cr_7C_3的异质核心界面研究 | 第137-144页 |
| ·TiC 的体性质 | 第138-139页 |
| ·TiC 表面性质研究 | 第139-140页 |
| ·界面结构及结合能 | 第140-141页 |
| ·界面电子成键情况 | 第141-143页 |
| ·TiC 的异质形核分析 | 第143-144页 |
| ·稀土与六方 Cr_4Fe_3C_3的异质核心界面研究 | 第144-155页 |
| ·LaAlO_3的体性质 | 第145-146页 |
| ·Cr_4Fe_3C_3和 LaAlO_3的表面性质研究 | 第146-150页 |
| ·界面结构及结合能 | 第150-152页 |
| ·界面电子成键情况 | 第152-154页 |
| ·LaAlO_3的异质形核分析 | 第154-1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55-157页 |
| 结论 | 第157-1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59-169页 |
|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169-173页 |
| 致谢 | 第173-175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1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