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0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第2章 空气分级低 NO_x燃烧技术的相关知识 | 第10-19页 |
·煤燃烧产生氮氧化物的机理 | 第10-11页 |
·燃料型 NO_x的生成机理和破坏(还原)途径 | 第11-15页 |
·燃料型 NO_x生成机理 | 第11-13页 |
·燃料型 NO_x的破坏(还原)途径 | 第13-14页 |
·燃料型 NO_x的转化率 | 第14-15页 |
·空气分级低 NO_x燃烧技术简介 | 第15-17页 |
·空气分级低 NO_x燃烧技术国内应用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电厂锅炉改造前运行状况 | 第19-28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19页 |
·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介绍 | 第19-22页 |
·燃料成分及特性 | 第22-23页 |
·设计燃料成分及特性 | 第22-23页 |
·常用燃料成分及特性 | 第23页 |
·改造前运行参数 | 第23-24页 |
·煤燃料型 NO_x转化率计算 | 第24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空气分级低 NO_x燃烧技术在电厂锅炉改造的应用 | 第28-53页 |
·本章引论 | 第28页 |
·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第一阶段空气分级低 NO_x改造 | 第28-38页 |
·#3 锅炉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 | 第28-31页 |
·低 NO_x改造后运行数据: | 第31-34页 |
·#3 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效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在#1 炉空气分级低 NO_x改造中的改进 | 第35-38页 |
·#3、#1 锅炉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评价 | 第38页 |
·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第二阶段空气分级低 NO_x改造 | 第38-49页 |
·#2 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前状态及改造要求 | 第38-40页 |
·烟台龙源公司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方案 | 第40-43页 |
·#2 炉 SOFA 配风原则 | 第43-45页 |
·#2 机组低氮燃烧系统性能试验 | 第45-46页 |
·#2 机组空气分级低氮燃烧系统实际运行减排效果 | 第46-49页 |
·#2 炉空气分级低氮燃烧系统改造评价 | 第49页 |
·空气分级脱硝和 SCR 脱硝的比较 | 第49-51页 |
·#2 机组的 SCR 脱硝改造 | 第49-50页 |
·锅炉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改造与 SCR 改造的对比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3-55页 |
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·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