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处理方法 | 第11-13页 |
| ·氨基酸肥水剂简介 | 第13-15页 |
| 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| ·课题创新点 | 第15页 |
| 第二章 缫丝废水废弃蛋白的回收及水解 | 第15-22页 |
| ·引言 | 第15-16页 |
| ·实验 | 第16-1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6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16-17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1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·正交设计实验分析丝胶蛋白酸析法的最优工艺条件 | 第17-18页 |
| ·汰头粗蛋白的水解 | 第18页 |
| ·水解液的浓缩 | 第18-1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1页 |
| ·pH 对汰头废水蛋白质的回收率的影响 | 第19页 |
| ·温度对汰头废水蛋白质的回收率的影响 | 第19页 |
| ·沉淀时间对汰头废水蛋白质的回收率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| ·搅拌时间对汰头废水蛋白质的回收率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汰头废水丝胶蛋白水解 | 第21页 |
| ·结论 | 第21-22页 |
| 第三章 不同氨基酸浓度对淡水藻的生长研究 | 第22-35页 |
| ·引言 | 第22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3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4页 |
| ·氨基酸水解液的添加量与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| ·温度对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通氧量对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| ·光合细菌对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| ·芽孢杆菌对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结论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不同营养元素和微生物对淡水藻的影响 | 第35-48页 |
| ·引言 | 第3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5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5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6-38页 |
| ·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接种培养 | 第36页 |
| ·细胞计数法 | 第36页 |
| ·光密度法 | 第36页 |
| ·单因素实验设计 | 第36-38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7页 |
| ·细胞密度与不同波长条件下吸光值之间的线性关系 | 第38-39页 |
| ·不同质量浓度的 K2HPO4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不同质量浓度的 MgSO4·7H2O 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不同质量浓度的柠檬酸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不同质量浓度的 Na2EDTA 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硼酸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钼酸钠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不同质量浓度混合菌液对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结论 | 第47-48页 |
| 第五章 氨基酸肥水剂制备工艺 | 第48-55页 |
| ·引言 | 第48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8-50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8-49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49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3页 |
| ·回归方程及最佳实验参数的确定 | 第50-53页 |
| ·重复性实验 | 第53页 |
| ·结论 | 第53-55页 |
| 第六章 实验室氨基酸肥水剂与其他肥水剂之间的比较研究 | 第55-60页 |
| ·引言 | 第55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55-56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55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55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55-56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6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56-59页 |
| ·选出小球藻与四尾栅藻的最优混合比 | 第56-57页 |
| ·最优混合藻细胞密度与吸光值之间的关系 | 第57页 |
| ·不同水质混合藻的生长状况 | 第57-58页 |
| ·不同氨基酸肥水剂下混合藻的生长状况 | 第58-59页 |
| ·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第七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| 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