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7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7-45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| 第17-2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7-22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22-29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29-40页 |
·国外学者关于出口退税的研究 | 第29-33页 |
·中国学者关于出口退税的研究 | 第33-40页 |
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研究的范围 | 第40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40-41页 |
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论文结构 | 第41-43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41-42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42-43页 |
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| 第43-45页 |
第二章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45-67页 |
第一节 出口退税的内涵及特点 | 第45-50页 |
·出口退税的内涵 | 第45-46页 |
·出口退税的特点 | 第46-50页 |
第二节 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 | 第50-64页 |
·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出口退税理论 | 第51-58页 |
·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出口退税理论 | 第58-6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4-67页 |
第三章 中国出口退税实践及国际比较 | 第67-83页 |
第一节 中国出口退税的历史演进过程 | 第67-72页 |
·新中国成立至 1985 年的出口退税政策 | 第67-70页 |
·1985-1994 年的出口退税政策 | 第70-71页 |
·1994 年之后的出口退税政策 | 第71-72页 |
第二节 现行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内容 | 第72-73页 |
第三节 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 | 第73-80页 |
·法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| 第74-75页 |
·德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| 第75-76页 |
·英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| 第76-77页 |
·意大利的出口退税制度 | 第77-78页 |
·韩国的出口退税制度 | 第78-79页 |
·出口退税制度比较及启示 | 第79-8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第四章 中国出口贸易及产品竞争力现状 | 第83-122页 |
第一节 中国出口贸易的特征分析 | 第83-99页 |
·贸易总量 | 第83-84页 |
·贸易地位 | 第84-85页 |
·贸易伙伴 | 第85-87页 |
·地理方向 | 第87-90页 |
·商品结构 | 第90-99页 |
第二节 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| 第99-103页 |
·直接影响因素 | 第99-100页 |
·间接影响因素 | 第100-102页 |
·影响因素的作用特点及趋势 | 第102-103页 |
第三节 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测量指标 | 第103-114页 |
·出口数量竞争力指标 | 第104-110页 |
·出口结构竞争力指标 | 第110-113页 |
·其他出口竞争力指标 | 第113-114页 |
第四节 出口竞争力指标分析 | 第114-122页 |
·初级产品出口竞争力 | 第114-117页 |
·工业制成品出口竞争力 | 第117-122页 |
第五章 出口退税对出口产品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122-140页 |
第一节 出口退税对整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| 第122-128页 |
·出口退税额与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分析 | 第122-124页 |
·出口退税与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检验 | 第124-128页 |
第二节 出口退税对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| 第128-134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128-131页 |
·检验及结果 | 第131-134页 |
第三节 出口退税对出口产品的调整作用 | 第134-137页 |
·数据选取 | 第135页 |
·检验及结果 | 第135-13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37-14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140-148页 |
第一节 基本结论 | 第140-144页 |
第二节 政策建议 | 第144-147页 |
·完善出口退税管理体制 | 第144-145页 |
·科学设定合理出口退税率 | 第145-146页 |
·发挥退税的贸易调整作用 | 第146-147页 |
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| 第147-1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8-157页 |
致谢 | 第157-15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59-1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