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·支承辊制造工艺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·支承辊的性能指标 | 第14-15页 |
·接触疲劳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金相试验方法 | 第17-34页 |
·试验原理 | 第17-19页 |
·化学侵蚀原理 | 第17-19页 |
·试验仪器及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20页 |
·试验仪器设备、材料 | 第20页 |
·金相试样的制备 | 第20-23页 |
·取样 | 第20-21页 |
·磨制 | 第21-22页 |
·抛光 | 第22页 |
·浸蚀 | 第22-23页 |
·浸蚀后处理 | 第23页 |
·X射线分析技术 | 第23-25页 |
·X射线衍射(X-ray diffraction) | 第24页 |
·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(X-ray Fluorescence) | 第24-25页 |
·多批次腐蚀 | 第25-31页 |
·常规腐蚀 | 第25-31页 |
·氧化法 | 第31页 |
·金属平均晶粒度的计算 | 第31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接触疲劳 | 第34-38页 |
·接触疲劳的类型和损伤过程 | 第34-35页 |
·接触疲劳试验方法 | 第35页 |
·影响零件、构件接触疲劳寿命因素 | 第35-37页 |
·内部因素 | 第35-36页 |
·外部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提高疲劳强度的常见措施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疲劳试验方法及结果讨论 | 第38-58页 |
·试验原理 | 第38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38-40页 |
·试验过程 | 第40-41页 |
·试样加载 | 第40页 |
·试样卸载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7页 |
·一号试样试验过程 | 第41-47页 |
·二号试样试验过程 | 第47-51页 |
·一号试样与二号试样对比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曲线方程 | 第54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