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目录 | 第13-1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48页 |
·引言 | 第18页 |
·聚四氢呋喃应用及市场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传统四氢呋喃聚合引发体系 | 第19-21页 |
·发烟硫酸 | 第19页 |
·氟磺酸 | 第19-20页 |
·高氯酸 | 第20页 |
·三氟甲磺酸类 | 第20页 |
·路易斯酸 | 第20页 |
·其他引发剂 | 第20-21页 |
·固体酸引发剂 | 第21-24页 |
·分子筛 | 第21-22页 |
·全氟磺酸树脂 | 第22页 |
·稀土化合物 | 第22-23页 |
·粘土 | 第23页 |
·复合氧化物 | 第23-24页 |
·引发剂存在问题总结 | 第24-25页 |
·杂多酸引发剂 | 第25-30页 |
·杂多酸化合物的结构 | 第25-27页 |
·杂多酸化合物的性质 | 第27-28页 |
·杂多酸引发四氢呋喃开环聚合研究现状 | 第28-30页 |
·杂多酸负载化研究 | 第30-38页 |
·活性炭 | 第31页 |
·氧化铝 | 第31页 |
·二氧化钛/二氧化锆 | 第31-32页 |
·二氧化硅 | 第32-33页 |
·介孔材料 | 第33-38页 |
·有序介孔材料的优点 | 第33-34页 |
·有序介孔材料的分类 | 第34页 |
·有序介孔材料负载杂多酸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
·孔径尺寸的调控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SBA-15形貌的控制 | 第37-38页 |
·四氢呋喃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| 第38-45页 |
·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反应机理 | 第38-40页 |
·聚四氢呋喃的聚合度 | 第40-41页 |
·温度效应 | 第41页 |
·四氢呋喃开环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41-44页 |
·在线红外技术 | 第44-45页 |
·在线红外技术简介 | 第44页 |
·在线红外技术功能与优点 | 第44-45页 |
·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45-48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48-56页 |
·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49页 |
·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| 第49-53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49-51页 |
·实验操作步骤 | 第51-52页 |
·四氢呋喃精制过程 | 第51页 |
·引发剂磷钨酸的活化 | 第51页 |
·聚合反应过程 | 第51-52页 |
·聚合产物分离过程 | 第52页 |
·分析与表征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聚四氢呋喃产率定义 | 第52页 |
·氢呋喃转化率定义 | 第52页 |
·聚合物表征方法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3-55页 |
·磷钨酸热重分析 | 第53页 |
·磷钨酸活化温度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聚合物红外表征 | 第54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四氢呋喃阳离子开环聚合动力学研究 | 第56-74页 |
·引言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 | 第57-59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57-58页 |
·实验操作步骤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9-72页 |
·在线红外数据及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在线红外与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对比 | 第63-65页 |
·链引发及链增长机理 | 第65-66页 |
·聚合反应热力学研究 | 第66-68页 |
·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68-72页 |
·引发剂HPW浓度对动力学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·反应温度对动力学影响 | 第69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四章 四氢呋喃聚合反应条件因素考察及分子量控制 | 第74-90页 |
·引言 | 第74-75页 |
·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75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5-87页 |
·聚合反应机理 | 第75-76页 |
·聚四氢呋喃~1H NMR谱图分析 | 第76-77页 |
·链转移剂乙二醇的影响 | 第77-87页 |
·链转移剂乙二醇的作用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链转移剂乙二醇对聚合反应平衡的影响 | 第83-86页 |
·链转移剂乙二醇对聚合产物平均聚合度的贡献 | 第86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90页 |
第五章 可控孔径尺寸SBA-15介孔分子筛载体的合成 | 第90-110页 |
·引言 | 第90-92页 |
·实验原料、仪器及操作步骤 | 第92-94页 |
·实验原料与仪器 | 第92页 |
·SBA-15水热合成过程 | 第92-93页 |
·水热合成SBA-15实验设计 | 第93页 |
·SBA-15表征 | 第93-94页 |
·氮气吸附-脱附表征 | 第93-94页 |
·XRD表征 | 第94页 |
·SEM表征 | 第94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4-107页 |
·氮气吸附-脱附表征结果 | 第94-98页 |
·100℃晶化温度 | 第94-97页 |
·130℃晶化温度 | 第97-98页 |
·SBA-15介孔分子筛的SEM分析 | 第98-102页 |
·晶化温度对PX扩孔作用的影响 | 第102-105页 |
·电解质NH_4F对PX扩孔作用的影响 | 第105页 |
·m_(PX)/m_(P123)和引入NH_4F对SBA-15形貌的影响 | 第105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10页 |
第六章 介孔SBA-15负载磷钨酸引发四氢呋喃聚合 | 第110-124页 |
·引言 | 第110-111页 |
·实验原料、仪器及操作步骤 | 第111-113页 |
·实验原料与仪器 | 第111页 |
·引发剂制备方法 | 第111-112页 |
·引发剂表征 | 第112页 |
·四氢呋喃聚合及在线红外测定 | 第112页 |
·四氢呋喃转化率确定方法 | 第112-113页 |
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13-122页 |
·SBA-15载体的物理化学数据 | 第113-114页 |
·磷钨酸负载量对引发剂活性的影响 | 第114-115页 |
·引发剂重复使用性能及氨基改性 | 第115-118页 |
·SBA-15孔径对引发剂活性的影响 | 第118-1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2-12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4-128页 |
·结论 | 第124-125页 |
·展望 | 第125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44页 |
附录——符号说明 | 第144-14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146-14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