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移动存储介质的单向数据传输设备的设计与实现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目录 | 第9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·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16-22页 |
| ·系统基本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单向数据传输模块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| 第17-19页 |
| ·光模块 | 第18页 |
| ·光隔离器 | 第18-19页 |
| ·USB接口 | 第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2页 |
| 第3章 数字电路设计 | 第22-32页 |
| ·异步总线的同步 | 第22-25页 |
| ·脉冲边沿检测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数据与地址的同步 | 第24-25页 |
| ·数据缓冲 | 第25-27页 |
| ·发送端FIFO | 第25-26页 |
| ·接收端FIFO | 第26-27页 |
| ·外围芯片 | 第27-29页 |
| ·与MAX9207的连接 | 第27-28页 |
| ·与MAX9208的连接 | 第28-29页 |
| ·中断控制 | 第29-31页 |
| ·中断产生的条件 | 第29-30页 |
| ·中断产生的方式 | 第30-3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4章 构建嵌入式Linux | 第32-50页 |
| ·Bootstrap | 第32-35页 |
| ·SAM9G45引导过程 | 第32-34页 |
| ·Bootstrap的构成 | 第34-35页 |
| ·Boot loader | 第35-38页 |
| ·Boot loader的操作模式 | 第36页 |
| ·Boot loader的工作过程 | 第36-37页 |
| ·U-Boot | 第37-38页 |
| ·Linux内核 | 第38-42页 |
| ·修改内核代码 | 第38-40页 |
| ·构建内核 | 第40-42页 |
| ·根文件系统 | 第42-49页 |
| ·根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| 第42-43页 |
| ·库文件 | 第43-44页 |
| ·设备文件 | 第44-45页 |
| ·系统应用程序 | 第45-47页 |
| ·启动脚本 | 第47-49页 |
| ·安装并固化 | 第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5章 Linux驱动程序设计 | 第50-64页 |
| ·Linux设备驱动简介 | 第50-53页 |
| ·设备分类 | 第51页 |
| ·设备号 | 第51-52页 |
| ·驱动程序层次结构 | 第52-53页 |
| ·单向数据传输摸块驱动程序 | 第53-58页 |
| ·帧格式 | 第53-54页 |
| ·与硬件通讯 | 第54-55页 |
| ·发送端驱动程序 | 第55-56页 |
| ·接收端驱动程序 | 第56-58页 |
| ·USB器件驱动程序 | 第58-62页 |
| ·USB器件驱动基础 | 第59-60页 |
| ·USB器件驱动程序的实现 | 第60-6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64页 |
| ·课题展望 | 第64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|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| 第68-69页 |
|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