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紫云英的生产与利用 | 第9-14页 |
·紫云英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| 第9-11页 |
·紫云英的种植技术 | 第11-14页 |
·绿肥间混套作体系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绿肥间、混套作的优势 | 第14-15页 |
·间混体系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15页 |
·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| 第15-17页 |
·农作物秸秆腐解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混合秸秆腐解规律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2 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3 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19-35页 |
·前言 | 第1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19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19-20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3页 |
·紫云英与不同密度油菜间作对其生长的影响 | 第21-25页 |
·紫云英与不同密度油菜间作对其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25-32页 |
·油菜与紫云英间作土壤肥力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3-35页 |
4 根系分隔对间作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35-46页 |
·前言 | 第3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35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35-36页 |
·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| 第36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6-3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根系分隔对油菜/紫云英间作体系中油菜生长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根系分隔对油菜/紫云英间作体系中紫云英生长的影响 | 第38页 |
·根系分隔对油菜/紫云英间作体系中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38-41页 |
·根系分隔对油菜/紫云英间作体系中紫云英养分吸收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4-46页 |
5 油菜秸秆和紫云英绿肥配施还田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| 第46-54页 |
·前言 | 第4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2页 |
·油菜秸秆、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干物质释放特征 | 第47-48页 |
·油菜秸秆、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碳释放特征 | 第48-49页 |
·油菜秸秆、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氮释放特征 | 第49-50页 |
·油菜秸秆、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磷释放特征 | 第50-51页 |
·油菜秸秆、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钾释放特征 | 第51-52页 |
·油菜秸秆、紫云英绿肥及其不同比例配施还田腐解残余物C/N比的动态变化 | 第52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52-54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·结论 | 第54-55页 |
·展望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