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| ·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·潮滩地形常规测量方法研究 | 第14页 |
| ·潮滩高程的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影响潮滩高程反演因素的遥感获取方法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7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7-21页 |
| 第2章 研究数据获取与处理 | 第21-28页 |
| ·研究区介绍 | 第21-22页 |
| ·实验资料及数据 | 第22-26页 |
| ·Hyperion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 | 第22-23页 |
| ·高程数据获取与处理 | 第23页 |
| ·沉积物数据获取与处理 | 第23-25页 |
| ·数据提取断面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6-28页 |
| ·建模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精度评价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基于高光谱影像反射率的潮滩滩面高程反演研究 | 第28-36页 |
| ·高程反演单波段模型 | 第28-31页 |
| ·整体模型 | 第28-29页 |
| ·分区域模型 | 第29-31页 |
| ·高程反演多波段线性回归模型 | 第31-32页 |
| ·潮滩滩面高程反演及精度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高程反演结果 | 第32-33页 |
| ·整体形态对比分析 | 第33页 |
| ·断面高程形态对比分析 | 第33-34页 |
| ·小结 | 第34-36页 |
| 第4章 基于中值粒径的潮滩滩面高程反演研究 | 第36-46页 |
| ·潮滩中值粒径遥感反演研究 | 第36-40页 |
| ·中值粒径反演单波段模型 | 第36-37页 |
| ·中值粒径反演波段组合模型 | 第37-39页 |
| ·潮滩中值粒径的遥感反演 | 第39-40页 |
| ·基于遥感中值粒径的滩面高程反演 | 第40-42页 |
| ·整体模型 | 第40-42页 |
| ·分区域模型 | 第42页 |
| ·潮滩滩面高程反演及精度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·高程反演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整体形态对比分析 | 第43页 |
| ·断面高程形态对比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小结 | 第44-46页 |
| 第5章 基于沉积物含水量的潮滩滩面高程反演研究 | 第46-52页 |
| ·基于NEWCI方法的沉积物含水量反演模型 | 第46-47页 |
| ·基于遥感沉积物含水量的滩面高程反演 | 第47-49页 |
| ·整体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·分区域模型 | 第48-49页 |
| ·潮滩滩面高程反演及精度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高程反演结果 | 第49页 |
| ·整体形态对比分析 | 第49页 |
| ·断面高程形态对比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| 第6章 遥感反演高程与沉积物空间分布分析 | 第52-60页 |
| ·频率比方法 | 第52-53页 |
| ·实测高程与沉积物类型频率比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反射率反演高程与沉积物类型频率比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中值粒径反演高程与沉积物类型频率比分析 | 第55-57页 |
| ·沉积物含水量反演高程与沉积物类型频率比分析 | 第57-58页 |
| 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·研究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·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