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改革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| 第16-17页 |
| ·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| 2 我国公车改革的基础理论 | 第20-24页 |
| ·基本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| ·公务用车概念的界定 | 第20页 |
| ·公务用车制度的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·公车改革理论基础 | 第21-23页 |
| ·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| ·行政成本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·政府规制理论 | 第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3 我国公车改革的历程及问题分析 | 第24-34页 |
| ·我国公车改革的历程 | 第24-26页 |
| ·第一次改革浪潮 | 第24页 |
| ·第二次改革浪潮 | 第24-25页 |
| ·第三次改革浪潮 | 第25页 |
| ·第四次改革浪潮 | 第25-26页 |
| ·我国现有的主要公车改革模式 | 第26-29页 |
| ·公车改革集中管理化模式 | 第26-27页 |
| ·公车改革货币化模式 | 第27-28页 |
| ·公车改革市场化模式 | 第28-29页 |
| ·我国公车使用管理尚存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| ·公车财政负担严重 | 第29-30页 |
| ·公车使用效率低下 | 第30页 |
| ·公车私用泛滥成灾 | 第30页 |
| ·公车配置超编超标 | 第30-31页 |
| ·当前我国公车改革困难的成因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公车预算体制不完善 | 第31页 |
| ·公车管理体制不完备 | 第31-32页 |
| ·官员特权意识的阻碍 | 第32页 |
| ·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| 第32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4 国外公车管理与改革经验借鉴 | 第34-38页 |
| ·国外公务用车管理的主要做法 | 第34-35页 |
| ·美国公车管理的主要做法 | 第34页 |
| ·德国公车管理的主要做法 | 第34-35页 |
| ·日本公车管理的主要做法 | 第35页 |
| ·南非公车管理的主要做法 | 第35页 |
| ·国外公务用车管理的启示 | 第35-37页 |
| ·多层面严格的制度约束 | 第36页 |
| ·严格限制公车的配备和使用 | 第36页 |
| ·严密的纪律监督惩处体系 | 第36-37页 |
| ·鼓励使用本国自主生产的车辆 | 第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5 推进我国公车改革的对策建议 | 第38-45页 |
| ·积极深化体制改革 | 第38-40页 |
| ·转变政府职能 | 第38-39页 |
| ·完善相关政策法律 | 第39页 |
| ·健全权力约束机制 | 第39-40页 |
| ·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和采购制度 | 第40-42页 |
| ·完善公务用车管理过程的预算制度 | 第40-41页 |
| ·完善公务用车管理过程的采购制度 | 第41-42页 |
| ·健全公车改革的监督机制 | 第42-43页 |
| ·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| 第42页 |
| ·加强公众媒体的外部监督 | 第42-43页 |
| ·促进节约型政府的服务理念建设 | 第43-44页 |
| ·树立节约为民观念 | 第43页 |
| ·营造良好的车改氛围 | 第43-44页 |
| ·引入多方面竞争机制 | 第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8-49页 |
| 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