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车用玻璃概述 | 第10页 |
| ·车用玻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0-12页 |
| ·真空玻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| ·Low-E玻璃 | 第14-16页 |
| ·Low-E理论概述 | 第14-15页 |
| ·Low-E膜概述与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的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的性能 | 第16-18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与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汽车玻璃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8页 |
| ·课题的来源 | 第18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车用Low-E真空玻璃节能及高温封接理论分析 | 第20-34页 |
| ·低辐射率(Low-E)薄膜的结构与理论分析 | 第20-23页 |
| ·封接温度对Low-E膜性能影响的分析 | 第23-26页 |
| ·封接温度对Low-E膜性能影响的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Low-E膜结合强度的理论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银系Low-E膜纳米硬度受封接温度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隔热原理 | 第26-29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隔热原理简述 | 第26-27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热传导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高温封接应力应变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| 第三章 实验部分 | 第34-46页 |
| ·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原理简述 | 第34-35页 |
| ·Low-E玻璃样品制备 | 第35-36页 |
| ·实验设备及原料 | 第35页 |
| ·原片玻璃前处理 | 第35页 |
| ·双银Low-E玻璃的制备 | 第35-36页 |
| ·真空玻璃制备技术简介 | 第36-38页 |
| ·样品的测试与分析手段 | 第38-45页 |
| ·金刚石点切割机 | 第38-39页 |
| ·样品的结构表征(XRD) | 第39页 |
| ·场发射扫描电镜(SEM) | 第39页 |
| ·金相分析技术 | 第39-40页 |
| ·光学性能测试 | 第40-41页 |
| ·机械性能及结合强度分析 | 第41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四章 封接温度对Low-E膜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46-61页 |
| ·镀膜玻璃的结构表征 | 第46-51页 |
| ·Low-E膜表面形貌表征 | 第46-48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Low-E膜形貌表征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Low-E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6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薄膜可见光谱透射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薄膜近红外光谱吸收率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薄膜中远红外光谱的反射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高温封接对薄膜结合强度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| ·最优封接温度对Low-E膜结构表征 | 第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第五章 车用Low-E真空玻璃封接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| 第61-70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制备技术 | 第61-63页 |
| ·Low-E玻璃的前处理 | 第61-62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的制备工艺 | 第62页 |
| ·车用Low-E真空玻璃样品的检测 | 第62-63页 |
| ·粉末焊料的分析 | 第63-64页 |
| ·粉末焊料的形貌表征 | 第63页 |
| ·粉末焊料的结构表征 | 第63-64页 |
| ·高温封接后焊料的相貌表征 | 第64-67页 |
| ·高温封接后焊料的金相分析 | 第67页 |
| ·高温封接后焊料的结构表征 | 第67-68页 |
| ·高温封接后焊料其它性能的测试与表征 | 第68-6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|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3页 |
| ·工作总结 | 第70-71页 |
| ·本文的创新点与成果 | 第71页 |
| ·不足之处与即将展开的工作 | 第71-7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论文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