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3页 |
| 前言 | 第13-14页 |
| 研究结构图 | 第14-15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15-37页 |
| 1 步行活动与测量方法 | 第15-20页 |
| ·间接测热法 | 第15-18页 |
| ·传感器测试法 | 第18-19页 |
| ·心率监测法 | 第19页 |
| ·问卷调查法 | 第19-20页 |
| 2 步行能耗及影响因素 | 第20-25页 |
| ·测量环境与场地 | 第20-22页 |
| ·测试对象的生物学因素 | 第22-24页 |
| ·步行方式 | 第24-25页 |
| 3 步行能耗的计算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4 步行中能源物质的利用 | 第26-29页 |
| ·步行强度 | 第26-27页 |
| ·步行方式 | 第27-28页 |
| ·受试者的因素——性别、体重、训练水平、饮食 | 第28-29页 |
| 5 步行能耗的应用性研究 | 第29-35页 |
| ·步行干预的分类 | 第29-30页 |
| ·以社区为指导场所的干预研究 | 第30-31页 |
| ·以工作地点为指导场所的干预研究 | 第31-33页 |
| ·步行作为一种交通方式的干预研究 | 第33-34页 |
| ·影响步行干预效果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| 6 步行能耗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35-37页 |
| 第一章 步行能耗的影响因素以及速度能耗预测公式的建立 | 第37-56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37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37-39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37-38页 |
| ·测量方法 | 第38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38-39页 |
| 3 研究结果 | 第39-52页 |
| ·性别、年龄、身高、体重对步行能耗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| ·能耗测量值与美国身体活动推荐值的比较 | 第43页 |
| ·速度与能耗的关系以及预测公式的建立 | 第43-47页 |
| ·速度预测公式的验证 | 第47-48页 |
| ·步行能量消耗参数的应用形式 | 第48-52页 |
| 4 分析讨论 | 第52-55页 |
| ·测量值与国外参考值的比较 | 第52页 |
| ·性别、年龄、身高、体重对步行能耗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速度与能耗 | 第53-55页 |
| 5 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二章 步频与能耗 | 第56-64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56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56-57页 |
| ·研究对象 | 第56页 |
| ·测试方法 | 第56-57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57页 |
| 3 研究结果 | 第57-61页 |
| ·不同速度下步频与能耗的关系 | 第58-59页 |
| ·用步频建立步行能耗预测方程 | 第59-60页 |
| ·自选舒适步频以及变频后的能耗特征 | 第60-61页 |
| 4 分析讨论 | 第61-63页 |
| ·步频与能耗 | 第61-63页 |
| ·改变步频对能耗的影响 | 第63页 |
| 5 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第三章 不同步速、步频的能源物质利用研究 | 第64-76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64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64-66页 |
| ·不同步速、步行时间能源物质利用测量 | 第64-65页 |
| ·不同步频能源物质利用测量 | 第65-66页 |
| ·统计方法 | 第66页 |
| 3 研究结果 | 第66-72页 |
| ·步速对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| ·步行时间对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| 第67页 |
| ·步行速度与最大脂肪氧化率 | 第67-69页 |
| ·不同步频与能源物质利用 | 第69-72页 |
| 4 分析讨论 | 第72-75页 |
| ·步行速度、时间与能源物质利用 | 第72-73页 |
| ·舒适步频与变频后的能源物质利用 | 第73-74页 |
| ·步行能源物质利用率的变异性问题 | 第74-75页 |
| 5 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第四章 步行锻炼建议的建立与应用 | 第76-92页 |
| (一)步行锻炼建议的建立 | 第76-80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76-77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77页 |
| 3 研究结果 | 第77-78页 |
| ·建立与不同运动强度相关的步频切点 | 第77-78页 |
| ·发展中国人步行锻炼建议 | 第78页 |
| 4 分析讨论 | 第78-80页 |
| 5 小结 | 第80页 |
| (二)步行锻炼建议的应用 | 第80-92页 |
| 1 研究目的 | 第80-81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81-82页 |
| 3 研究结果 | 第82-87页 |
| ·受试者的基本情况 | 第82-83页 |
| ·每日步数的变化 | 第83-85页 |
| ·身体健康指标的变化 | 第85-86页 |
| ·中途退出的人数及原因 | 第86-87页 |
| ·两干预组达到目标的方式以及步行锻炼中遇到的障碍 | 第87页 |
| 4 分析讨论 | 第87-90页 |
| ·两干预组步行行为方式的差异对健康的影响 | 第87-89页 |
| ·影响干预效果的大众重要因素 | 第89-90页 |
| ·本部分研究的局限性 | 第90页 |
| 5 小结 | 第90-92页 |
| 结论与建议 | 第92-94页 |
| 创新点与使用价值 | 第94-95页 |
|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| 第95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105页 |
| 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| 附录 | 第106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