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4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42页 |
| ·尼龙的共混改性 | 第14-21页 |
| ·尼龙的增韧 | 第14-17页 |
| ·尼龙的增强 | 第17-19页 |
| ·增强增韧尼龙 | 第19-21页 |
| ·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的应用 | 第21-30页 |
| ·接枝物的制备 | 第21-22页 |
| ·应用 | 第22-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42页 |
| 第二章 乙烯-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与表征 | 第42-57页 |
| ·前言 | 第42-44页 |
| ·乙烯-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| 第42-43页 |
| ·EVA作为冲击改性剂增韧尼龙66 | 第43-4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| ·原料 | 第44-45页 |
| ·接枝物的制备 | 第45页 |
| ·接枝物的纯化 | 第45页 |
| ·接枝率的测定 | 第45页 |
| ·熔体流动速率(MFR)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6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| ·EVA中VA基团含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不同引发剂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引发剂用量对产物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马来酸酐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| ·反应温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51页 |
| ·螺杆转速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接枝产物的傅立叶红外光谱表征 | 第52-53页 |
| ·EVA熔融接枝MAH机理的探讨 | 第53-54页 |
| ·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| 第三章 尼龙66/EVA-g-MAH共混增韧体系的研究 | 第57-82页 |
| ·前言 | 第57-5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8-59页 |
| ·原料 | 第58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58-59页 |
| ·试样制备 | 第59页 |
| ·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试 | 第59页 |
| ·拉伸性能的测试 | 第59页 |
| ·试样热变形温度的测试 | 第59页 |
| ·试样弯曲强度的测试 | 第59页 |
| 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59页 |
| ·接枝率的测定 | 第59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9-78页 |
| ·EVA和EVA-g-MAH对共混体系的界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4页 |
| ·接枝物含量对界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64-70页 |
| ·三种改性聚烯烃增韧PA66效果的对比 | 第70-72页 |
| ·尼龙66共混物的熔融结晶行为 | 第72-78页 |
| ·EVA和EVA-g-MAH对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| ·接枝物含量不同的共混物的熔融结晶行为 | 第74-76页 |
| ·不同品种的EVA-g-MAH对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| ·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| 第四章 PA66/EVA-g-MAH/无机填料共混体系的研究 | 第82-104页 |
| ·前言 | 第82-84页 |
| ·有机硅烷偶联剂的结构 | 第82-83页 |
| ·有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| 第83页 |
| ·云母 | 第83-8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84-85页 |
| ·原料 | 第84页 |
| ·仪器设备 | 第84-85页 |
| ·绢云母的处理 | 第85页 |
| ·试样的制备 | 第85页 |
| ·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强度的测试 | 第85页 |
| ·拉伸性能的测试 | 第85页 |
| ·试样热变形温度的测试 | 第85页 |
| ·试样弯曲强度的测试 | 第8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85-101页 |
| ·填料用偶联剂处理后对体系界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85-89页 |
| ·偶联剂种类对改性尼龙66体系界面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| 第89-91页 |
| ·绢云母的用量对改性尼龙66体系界面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| 第91-99页 |
| ·绢云母细度对改性尼龙66体系界面形态和性能的影响 | 第99-101页 |
| ·结论 | 第101-10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2-104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4-108页 |
| 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