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载器主动段导航自主恢复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0-13页 |
·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导航自主恢复硬件条件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运载器运动模型及标准弹道设计 | 第14-41页 |
·引言 | 第14页 |
·坐标系的定义及其相互转换 | 第14-18页 |
·坐标系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·坐标系间的相互转换 | 第15-18页 |
·运载器运动模型的建立 | 第18-31页 |
·外力模型 | 第18-23页 |
·质心动力学方程 | 第23-27页 |
·绕质心转动动力学方程 | 第27-28页 |
·补充方程 | 第28-31页 |
·运载器标准弹道设计 | 第31-40页 |
·主动段、被动段运动模型 | 第31-33页 |
·飞行程序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·发射诸元的计算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弹道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运载器受控弹道及故障状态模拟 | 第41-61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导航系统建模 | 第41-44页 |
·捷联惯导原理 | 第41-42页 |
·捷联惯导的导航方程 | 第42-44页 |
·制导控制系统设计 | 第44-52页 |
·制导方案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| 第46-52页 |
·计算机无故障状态下系统性能分析 | 第52-58页 |
·仿真流程 | 第52-53页 |
·系统性能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计算机故障状态模拟及仿真 | 第58-60页 |
·故障状态下运载器的运动 | 第58-59页 |
·计算机故障后无导航恢复的弹道仿真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4章 导航自主恢复算法设计 | 第61-83页 |
·引言 | 第61页 |
·导航信息恢复条件及恢复时间计算 | 第61-62页 |
·加速度零阶保持导航恢复方法 | 第62-64页 |
·插值补缺法 | 第64-72页 |
·线性插值法及仿真 | 第64-68页 |
·三次样条插值法及仿真 | 第68-72页 |
·动力学补缺法 | 第72-82页 |
·角速度计算公式 | 第73-75页 |
·视加速度计算公式 | 第75-76页 |
·动力学补缺的计算条件 | 第76-77页 |
·仿真分析 | 第77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