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文化专题研究论文

“逐求”、“厌离”、“郑重”--中国人生态度的广告镜像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12-13页
     ·人生态度第12页
     ·中国广告第12-13页
   ·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·传统文化与广告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广告态度的研究综述第15页
     ·广告的镜像文献综述第15页
   ·几个概念的界定第15-19页
     ·“态度”与“广告态度”的概念第15-17页
     ·“人生态度”与“广告的态度”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·“广告的态度”特性第17-19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选定样本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选取缘由第20页
     ·样本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和选题创新第21-22页
第二章 中国人生态度概述第22-26页
   ·人生态度的分类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第22页
     ·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态度第22页
     ·梁漱溟的三分法第22-23页
   ·中国的三种人生态度第23-26页
     ·逐求:人对于物的人生态度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厌离:人对于自身的人生态度第24页
     ·郑重:人对于自然、社会的人生态度第24-26页
第三章 中国人生态度的广告镜像第26-50页
   ·逐求——没尽的意欲第26-35页
     ·对“饮食”、“宴安”、“货”的逐求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对“声”、“色”的逐求第30-32页
     ·“名”、“利”逐求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34-35页
   ·厌离——符号化背后的个性与自省第35-40页
     ·个性自我的态度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求索自省的态度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理想超脱的态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39-40页
   ·郑重——生态与大爱的回归第40-47页
     ·返璞归真的态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生态环保的态度第41-44页
     ·社会和谐的态度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46-47页
   ·广告中人生态度的结构第47-50页
     ·“逐求”与“厌离”平分秋色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广告的态度整体发展趋向第48-50页
第四章 中国广告对人生态度的解构与重构第50-62页
   ·对广告镜像的思考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广告的态度≠人生态度第50页
     ·谁镜像着谁?第50-51页
   ·广告对人生态度的解构第51-57页
     ·文化对人生态度的解构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广告人对人生态度的解构第53-57页
   ·广告对人生态度的重构与思考第57-62页
     ·家电数码类、零食饮料类和生活用品类广告——偏“逐求”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茶饮酒水类、汽车和运动服饰类广告——偏“厌离”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公益组织、企业形象广告、比赛展览活动——偏“郑重”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1-62页
结语第62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骂俗、骂歌、骂戏研究
下一篇:两种“不得已”之辩--清初中西文化的相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