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南平地区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预估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 前言第10-1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-15页
     ·主要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4-15页
2 研究基础第15-20页
   ·研究区域概况基础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南平地区自然地理概况第15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情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南平地区森林资源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基础资料和数据收集第17页
     ·森林碳储量的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专题图的绘制第18-20页
3 南平地区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第20-32页
   ·林分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第20-25页
     ·水平分布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垂直分布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坡度分布特征第23-25页
   ·竹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第25-29页
     ·水平分布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垂直分布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坡度分布特征第27-29页
   ·森林总碳储量和碳密度空间分异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·小结第30-32页
4 南平地区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第32-45页
   ·南平地区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2页
   ·南平地区林分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2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林种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2-34页
     ·不同优势树种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4-36页
     ·不同龄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6-38页
   ·南平地区人工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不同林种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9页
     ·不同优势树种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39-40页
   ·南平地区天然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40-42页
     ·不同林种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优势树种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第41-42页
   ·森林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·小结第43-45页
5 南平地区森林碳储量预估第45-54页
   ·南平地区森林 2010-2020 年生物量碳储量预估第45-48页
     ·建立生物量密度与林龄逻辑关系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南平地区林分生物量碳储量增长趋势预估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南平地区森林生物量碳储量增长趋势预估第47-48页
   ·未来碳储量预测检验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生物量密度和林龄的关系第48页
     ·预测林分生物质碳储量的方法和不确定性第48-49页
   ·基于森林碳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49-52页
     ·分区管理第49-50页
     ·分类经营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分组管理第51页
     ·分起源管理第51-52页
   ·小结第52-54页
6 结论和讨论第54-57页
   ·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·讨论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森林区域分异特征第55页
     ·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预估第56页
   ·存在问题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 1第60页
附录 2第60页
附录 3第60-61页
附录 4第61页
附录 5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不同耐铝型杉木家系的筛选及抗性机理研究
下一篇:三种化学诱变剂在杉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