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目录 | 第8-9页 |
|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一、 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| 二、 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| 第一章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创作概况 | 第14-26页 |
| 第一节 与明代“自况”戏曲的承续关系 | 第14-18页 |
| 第二节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的发展阶段 | 第18-21页 |
| 第三节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作家作品统计 | 第21-26页 |
| 第二章 社会剧变与清代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26-52页 |
| 第一节 明清鼎革之变背景下的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26-43页 |
| 第二节 晚清大变局中的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43-52页 |
| 第三章 传统体制延续和强化中的文人命运与清代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52-85页 |
| 第一节 清代科举制度与文人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52-62页 |
| 第二节 政治专制环境中的文人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62-75页 |
| 第三节 疏离于政治体制的文人“自况”戏曲创作 | 第75-85页 |
| 第四章 清代女剧作家的“自况”创作 | 第85-108页 |
| 第一节 创作概貌 | 第85-88页 |
| 第二节 “自况”戏曲创作中的女性境遇与诉求 | 第88-102页 |
| 第三节 女性“自况”戏曲创作中的自我形象 | 第102-108页 |
| 第五章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创作的艺术特征 | 第108-133页 |
| 第一节 体制特征 | 第108-117页 |
| 第二节 情节与结构特征 | 第117-122页 |
| 第三节 自我表现特征与抒情风格 | 第122-133页 |
| 第六章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创作对戏曲发展的影响 | 第133-145页 |
| 第一节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由寓言到尚实的创作倾向 | 第133-138页 |
| 第二节 清代“自况”戏曲与舞台演出 | 第138-145页 |
| 结语 | 第145-1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46-156页 |
| 附录:清代“自况”戏曲作家生平及传记资料一览表 | 第156-171页 |
|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71-172页 |
| 后记 | 第172-1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