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20页 |
·研究的背景、意义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·对人大代表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地位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有关西方议会制的研究现状的研究 | 第17页 |
·有关人大代表制度缺陷及建议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问题 | 第19-20页 |
·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9页 |
·深入研究主要问题 | 第19-20页 |
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 | 第20-33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的实质 | 第20-22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 | 第20-21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的科学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4页 |
·建国前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萌芽 | 第22页 |
·建国后人民代表大会的坎坷历程 | 第22-23页 |
·改革开放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| 第23-24页 |
·人大代表地位和作用 | 第24-33页 |
·人大代表的地位 | 第24-25页 |
·人大代表的作用 | 第25-27页 |
·人大代表的权利 | 第27-33页 |
3 西方议会制及其对完善我国人大代表制度的启示 | 第33-41页 |
·西方代议制概述 | 第33-35页 |
·人大代表与议会议员履职的比较 | 第35-39页 |
·职务特征方面 | 第35-37页 |
·职权行使方面 | 第37页 |
·物质保障方面 | 第37-38页 |
·履职的监督方面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关于选举代表的权利保障对于我国的启示 | 第39-41页 |
·要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权利保障工作,将其作为制度建设重要内容 | 第39-40页 |
·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变化,稳定有序扩展代表权利 | 第40页 |
·加速法制建设,提高公民意识 | 第40-41页 |
4 人大代表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6页 |
·有关代表权利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| 第41页 |
·人大代表合法权利的保障不够充分 | 第41-45页 |
·对代表知情权的保障 | 第41-42页 |
·在立法权方面 | 第42页 |
·在人事权方面 | 第42-43页 |
·在监督权方面 | 第43页 |
·言论免责方面 | 第43-44页 |
·人身权利的保障方面 | 第44页 |
·物质的保障方面 | 第44-45页 |
·人大代表履职意识与选民自身意识薄弱 | 第45-46页 |
·人大代表履职意识薄弱 | 第45页 |
·选民自身权利意识薄弱 | 第45-46页 |
5 提升与保障人大代表主体地位的构想 | 第46-55页 |
·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障模式 | 第46-49页 |
·坚持深入广泛的原则,构建基本的人大代表权利保障制度 | 第46-48页 |
·坚持法律保障,落实监管执行,形成稳定的后盾 | 第48页 |
·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,形成多方位,多层次的完善的代表权利的保障制度 | 第48-49页 |
·理顺党与人大的关系 | 第49-50页 |
·加强对人大代表相关权利的保障 | 第50-53页 |
·要落实对于代表知情权的保障 | 第50-51页 |
·要充分保障代表的审议权 | 第51页 |
·要切实保障代表的选举权 | 第51-52页 |
·要充分保障代表的表决权 | 第52页 |
·要切实保障代表闭会期的权利 | 第52页 |
·言论免责的完善 | 第52-53页 |
·人身权利的完善 | 第53页 |
·物质保障的完善 | 第53页 |
·提高代表素质,密切代表与选民联系 | 第53-55页 |
6 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附录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