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唐变形故事之源流 | 第9-13页 |
·《山海经》中的变形故事 | 第9-10页 |
·《搜神记》中的变形故事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唐变形故事的类型及其新变 | 第13-23页 |
·唐变形故事的类型 | 第13-18页 |
·异类变为人 | 第13-14页 |
·人变为异类 | 第14-16页 |
·异类变为异类 | 第16-18页 |
·唐变形故事的新变 | 第18-23页 |
·情节的合理化 | 第18-19页 |
·内容的多样化 | 第19-23页 |
第三章 唐变形故事的文化内蕴 | 第23-30页 |
·“男尊女卑”的儒家秩序 | 第23-25页 |
·“物老成精”的道教思想 | 第25-28页 |
·“因果报应”的佛教思想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唐变形故事的思维特征 | 第30-40页 |
·“万物有灵”——原始思维的积淀 | 第30-32页 |
·“整体与部分等同”——神话思维的传承 | 第32-35页 |
·“谐音想象”——形象思维的运用 | 第35-40页 |
第五章 唐变形故事对后世的影响——以《聊斋志异》为例 | 第40-44页 |
·《聊斋志异》与唐变形故事的相似 | 第40-41页 |
·《聊斋志异》与唐变形故事的差异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