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中外容隐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绪论第8-11页
 一、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-9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三、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第10-11页
第一章 域外容隐制度之考察第11-20页
 第一节 英美法系国家第11-14页
  一、美国的立法现状第11-13页
  二、英国的立法现状第13-14页
  三、新加坡的立法现状第14页
 第二节 大陆法系国家第14-17页
  一、德国的立法现状第15页
  二、法国的立法现状第15-16页
  三、意大利的立法现状第16页
  四、日本的立法现状第16-17页
  五、韩国的立法现状第17页
 第三节 两大法系容隐制度之差异及原因分析第17-20页
  一、两大法系容隐制度的差异第17-18页
  二、造成差异的原因第18-20页
第二章 我国古代容隐制度之考察第20-30页
 第一节 我国容隐制度思想的起源第20-21页
  一、容隐思想萌芽第20-21页
  二、容隐思想之争第21页
 第二节 容隐制度的确立及曲折发展第21-27页
  一、容隐制度法律化第21-22页
  二、容隐制度的曲折第22-23页
  三、容隐制度日趋成熟第23-25页
  四、容隐制度转型第25-27页
 第三节 我国古代容隐制度存续之原因第27-30页
  一、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第27-28页
  二、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第28-29页
  三、“家国一体”的伦理政治第29-30页
第三章 中外容隐制度之比较第30-37页
 第一节 中外容隐制度之共性第30-33页
  一、人性和亲情是共同的基本出发点第30-31页
  二、都从“单向容隐”到“双向容隐”发展第31-32页
  三、亲属范围不断扩大第32页
  四、均规定了不可容隐的罪行第32-33页
 第二节 中外容隐制度之差异第33-37页
  一、容隐思想的理论基础差异第33-35页
  二、立法价值取向差异第35页
  三、容隐亲属范围的差异第35-36页
  四、依亲疏远近,容隐权利义务的差异第36-37页
第四章 我国当代容隐度之构建第37-52页
 第一节 容隐制度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延续第37-39页
  一、香港第37-38页
  二、澳门第38页
  三、台湾第38-39页
 第二节 我国大陆地区容隐制度的缺位及弊端(1949-2012)第39-44页
  一、容隐制度缺位的表现第39-40页
  二、容隐制度缺位的弊端第40-44页
 第三节 刑诉法修改与容隐制度之回归第44-45页
 第四节 我国当代重构容隐制度的必要性第45-49页
  一、顺应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伦理的实情第45-46页
  二、法律人性化的需要第46-47页
  三、防止国家权力滥用的防线第47页
  四、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第47-49页
 第五节 我国大陆地区未来构建容隐制度的设计第49-52页
  一、我国确立容隐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第49-50页
  二、容隐制度的具体限制第50-52页
第五章 结论第52-53页
 第一节 主要结论第52页
 第二节 研究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商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
下一篇:程序正义法律分析--以若干刑讯逼供案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