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7页 |
| ·节能灯的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| ·电光源的发展 | 第9页 |
| ·节能灯的工作原理 | 第9-11页 |
| ·三基色荧光粉的介绍 | 第11-13页 |
| ·红粉Y_2O_3:Eu~(2+) | 第11页 |
| ·蓝粉BaMgAl_(10)O_(17):Eu~(2+)/BaMgAl_(10)O_(17):Eu~(2+),Mn~(2+)(BAM) | 第11-12页 |
| ·绿粉(Ce,Tb)MgAl_(11)O_(19)(CMAT) | 第12-13页 |
| ·三基色荧光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9页 |
| ·红粉Y_2O_3:Eu~(2+)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BAM蓝粉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| ·(Ce,Tb)MgAl_(11)O_(19)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·选题意义与依据 | 第19页 |
| ·本论文的结构 | 第19-2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0-27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7-31页 |
| ·试剂和仪器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2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| ·样品的制备方法 | 第28页 |
| ·样品的测试及表征方法 | 第28-31页 |
| ·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(XRD) | 第28-29页 |
| ·扫描电镜测试(SEM) | 第29页 |
| ·紫外(UV)荧光性能测试 | 第29页 |
| ·紫外-可见光(UV-Vis)吸收-漫反射光谱测试 | 第29-30页 |
| ·热释光谱测试 | 第30页 |
| ·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测试(ICP) | 第30页 |
| ·荧光粉相对亮度测试仪 | 第30-31页 |
| 第三章 BaMgAl_(10)O_(17):Eu~(2+),Mn~(2+)荧光粉的热劣化和紫外辐照劣化机理研究 | 第31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31页 |
| ·样品的热处理与紫外辐照处理 | 第31-32页 |
| ·BAM热劣化与紫外辐照劣化的研究 | 第32-39页 |
| ·光谱分析 | 第32-38页 |
| ·发射光谱 | 第32-36页 |
| ·吸收光谱 | 第36-37页 |
| ·热释光谱 | 第37-38页 |
| ·ICP数据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助熔剂法制备(Ce,Tb)MgAl_(11)O_(19)绿色荧光粉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| 第41-61页 |
| ·引言 | 第41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9页 |
| ·单相的合成 | 第42-45页 |
| ·单一助熔剂对CMAT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·H_3BO_3+Li_2CO_3复合助熔剂体系对CMAT的发光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H_3BO_3+Li_2CO_3+AlF_3复合助熔剂体系对CMAT的发光性能和形貌的影响 | 第48-55页 |
| ·0.2wt%H_3BO_3+2.0wt%Li_2CO_3+xAlF_3(x=0.5wt%~3.0wt%)复合助熔剂 | 第48-53页 |
| ·0.2wt%H_3BO_3+6.0%AlF_3+xLi_2CO_3(x=2.5wt%~4.0wt%)复合助熔剂 | 第53-55页 |
| ·其他复合助熔剂体系对CMAT绿色荧光粉发光性能和形貌的影响 | 第55-59页 |
| ·H_3BO_3+Li_2CO_3+MgF_2复合助熔剂 | 第55页 |
| ·H_3BO_3+AlF_3复合助熔剂 | 第55-57页 |
| ·H_3BO_3+AlF_3+NH_4F复合助熔剂 | 第57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61-62页 |
| ·展望 | 第62-63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