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小说论文--新体小说论文

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下的亦舒小说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绪论第8-12页
 一、 研究对象及缘起第8-10页
  (一) 亦舒小说作为通俗文学中的独特景观第8页
  (二) 亦舒小说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第8-10页
 二、 研究视角与方法第10-11页
 三、 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第11-12页
第一章 女性主义叙事学第12-17页
 第一节 阐释模式第12-14页
  一、 采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话语形式分析第12-13页
  二、 借鉴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立场第13-14页
 第二节 话语策略第14-17页
  一、 叙述声音第14-15页
  二、 叙述视角第15-17页
第二章 亦舒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学特征第17-31页
 第一节 女性话语权威的大量呈现第17-29页
  一、 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彰显第17-23页
   (一) “张扬型”个人声音第18-20页
   (二) “矛盾型”个人声音第20-23页
  二、 女性气质的公开表述第23-27页
   (一) 重新塑造女性气质第24-26页
   (二) 公正客观地评判女性气质第26-27页
  三、 女性化的“语录式”话语第27-29页
 第二节 女性叙事主体身份的鲜明彰显第29-31页
  一、 女性眼中的男性形象第29-30页
  二、 女性眼中的爱情世界第30-31页
第三章 女性主义叙事学对亦舒小说创作的价值意义第31-42页
 第一节 形成了亦舒小说的独特风貌第31-35页
  一、 女性立场的鲜明呈现第31-33页
  二、 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的集中体现第33-35页
 第二节 丰富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多元化价值第35-42页
  一、 审美价值第36-39页
   (一) 塑造了独特的审美形象第36-37页
   (二) 提供了特别的审美趣味第37-38页
   (三) 呈现了与众不同的审美场第38-39页
  二、 伦理价值第39-40页
  三、 社会舆论导向价值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王家新诗歌的悖反与张力
下一篇:浅论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关怀--以凡一平小说中女性形象为例